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网民规模激增,用户群体的增多使得信息安全的隐患一路飙升。根据一项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
安全专家表示,国内互联网民的大量增加显示出互联网高度信息化,更多的互联应用逐渐走进日常生活中。可是,人们在获得互联网给自己带来便捷的新闻、娱乐、消费、金融时,双刃剑效应也快速凸显,网络信息安全危机警报拉响。
网民规模激增,体现在手机用户异军突起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70.0%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受益于智能终端的大力发展,手机网民迅速崛起,成为上网主力军。在应用上,交流沟通类应用和信息获取类应用占据手机端主流位置。尤其手机搜索和手机聊天工具网民规模增长最多。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搜索网民数达3.24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11.3%。
信息消费潜藏安全隐患,警报拉响如何解除危机?
安全专家表示,信息消费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一大特征,拿上班路上随处可见的刷微博、微信聊天的手机网民来说,手机网民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信息的消费,便捷人们的生活;而且也推动着信息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推动经济增长。然而,手机网民迅速增长的同时,其信息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随着隐私泄漏、信息诈骗等事件的多发,信息安全危机的警报早已拉响。手机信息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个人隐私形同虚设,一些不法分子已经开始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定位功能,定向追踪用户的隐私信息,为企业及个人造成巨大安全威胁;免费的WiFi诱惑,鹏宇成安全专家表示,一旦黑客熟知某一区域WiFi热点账号,就有可能仿冒正规商家制造假冒账号,并进入WiFi应用提供的免费热点列表,从而实施WiFi钓鱼;手机SIM卡存在安全隐患,数分钟便能盗隐私,后果十分严重等等。那么了解了这些风险,我们该怎样保护信息安全,解除危机警报呢?
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广泛,承载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然而,相关的防范体系却远远没有台式电脑那么成熟,因此,安全隐患的整治需多方共同努力。
作为消费者,一定要在意识上提高警惕,这就要求消费者在平时的手机操作上,勿随便使用免费的WiFi,同时,在手机运用平台上尽量注意自己的言语举止,让不法分子无缝可入。再次,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勿浏览非法手机网站。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用户可以选择专业的手机加密软件来给手机中的隐私信息进行有效的防护。高强度的国密算法使隐私信息固若金汤,杜绝不法分子或他人的偷窥或窃取。在鹏宇成官网或手机应用平台即可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力度,打击非法活动、保护企业及个人的信息安全。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法律,做到有标准、有法可依、有管控的局面。
随着网民尤其是手机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增长,移动安全隐患也会与日俱增。在警报拉响的情况下我们还需沉着冷静,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有效应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