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需要,我必须像空中飞人般,频繁穿梭在世界各地。如果要计算人生中待的最久的地方,说不定“机舱”还可以成为排行榜冠军。由于鲜少有机会在清晨悠闲的读报,或傍晚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网络信息就不可避免的成为我相当倚重的信息来源。
谈到我最常在网络上了解的信息,老实说既不是社会财经重大新闻,也不是资讯安全相关议题,而是“天气预报”!
每次出差前,我总会先查询即将前往国家的天气状况,再决定要携带哪些衣服与配备。譬如去年5月初前往日本总部出差之际,也照例先在美国家中搜寻气象预报,得知东京一周都是温暖宜人的天气,便决定轻松一下,不携带厚重大衣出门。没有想到的是,抵达成田机场时,迎接我的竟然是11度左右的低温,冻僵的我立刻买了一件大衣御寒。
其实,经常到日本出差的我,很清楚日本在那个时节天气是变化多端的,但相较于自身的经验,我很自然的更信赖天气预报。相信大多数人也跟我一样,对于天气预报提供的消息,往往都会不暇思索或直觉式的全部接受。不过想一想,如果有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恶意散布不实或是遭窃改后的信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恐怕不是买件大衣就可以解决的了。
黑客入侵,可能动摇国本
回顾2013年4月,美联社twitter账号遭黑客入侵,谎报“白宫爆炸•美国总统奥巴马受伤”的消息,这条“假新闻”一出,即引发美国市场为之恐慌与动荡,甚至在数分钟之内,造成美国工业指数大跌超过150点。
同年4月,韩国各大电视台及金融机构所有电脑系统,同时遭受到黑客入侵,只差一步就可能引发全世界的网络大战,韩国国防部将此次攻击视为国家级的网络战争行为,启动国家危机管控机制,并同步提高了“INFOCON”等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