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越来越多地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却不得不接受一种无法避免的消极后果——网络本身具有冰冷的工具属性,它在方便好人的时候,也会一视同仁地方便坏人。或许可以这么说,你从网络获得的方便有多少,坏人利用这种方便给你制造的不便就有多少。
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据媒体调查,目前网络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已从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扩展到网络账号和密码、银行账号和密码等,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实施攻击,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黑色产业链。公安机关提醒,通过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滋生的通讯诈骗、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目前正持续高位运行。公安机关在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遏制犯罪活动的同时,公民还需进一步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应对网络诈骗,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少地将个人信息放入网络。然而,一些机构却反其道而行,为了自家利益让用户使用杂七杂八的软件办理业务,将用户信息置于危险之中。据悉,目前有多家银行为发展移动金融业务,提高了免费短信通知门槛,改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提供系列免费服务,引导用户使用手机银行。比如,工商银行自8月1日起,停止发送信用卡人民币交易金额300元以下(含)的余额变动提醒短信,改由通过融e联手机客户端发送信息。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银行之所以这么做,除了要降低成本,更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银行业遭受到来自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新型金融模式的冲击,银行取消小额变动的免费短信提醒服务,引导消费者形成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的习惯。
但问题是,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怎么保证,银行却并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事实上,许多老年人因不懂网络软件、手机软件操作而泄露个人信息遭遇诈骗的案例有很多。有网友表示,现在的手机网络安全隐患这么大,这么多被黑被骗的,还逼着老百姓用手机,银行真有点过分。
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上,就连号称安全工作做得“最好”的苹果也存在一些漏洞。最近有媒体报道了这样的案例:天津消费者赵先生用的是iPhone6S手机,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邮件,提醒有人篡改他注册APPstore的ID邮箱密码,紧接着又收到邮件,提醒他连密码提示问题也被改了。不一会,手机突然白屏重启,并出现了激活界面,提示他“此iPhone已丢失并被抹掉,请使用抹掉此iPhone的Apple ID登录”。就这样,手机还在自己手里,却被人设置为丢失状态,再无法使用,成了砖头。他意识到,他的手机遭遇黑客攻击,ID被盗了。果然,不久他又收到一封发件人显示为“诚信解锁”的邮件,告诉他可以提供手机解锁业务,收取几百元的费用。赵先生没有选择与骗子合作,而是报了警,同时联系苹果客服,让他们处理。
问题最终解决了,却是在5个月之后,因为排在赵先生前头等待解决同样问题的消费者有很多。可以推测,其他手机厂商客服那里排队的人也不会少。
法律界人士指出,要有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仅靠他们自己加小心显然是不行的,必须要加快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工作,打造强有力的法律防护墙。然而,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现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过于宽泛、模糊,亟待有明确、系统的法律出台。在民法典制定过程中,特别是人格权法的规定方面,要突出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这一点。
(责任编辑: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