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学校地处国家西南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校园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重庆大学现设有文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共31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校现设有本科专业98个,覆盖理、工、文、经、管、法、教育、艺术、哲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0000人,本科生29000余人,留学生1200余人。在职教职工5300余人,其中,教师27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外聘两院院士1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余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8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1人,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800人,博士生导师600余人。
重庆大学现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5个,专业学位18种(包括4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36个、立项建设2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65个,其他各类实验室130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创新团队1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3个。
重庆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近5500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约149万平方米。拥有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累计藏书400余万册,中外期刊6000余种,数字图书馆拥有各类权威文献数据库100余个,其中,电子图书近230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65000余种。中国教育科研网络重庆中心节点站设在学校。此外,还建有远程教育中心、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媒体教室与多媒体交互式语音教室,以及多家外国知名企业在校设立的实验室或培训中心。拥有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国家重点出版社等,主办全国公开发行专业刊物8种。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科研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6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网络)20门、市级精品课程47门。
重庆大学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英、法、德、俄等20多个国家的117所知名高校,以及美国PARC研究中心、Rockwell、Microsoft、利宝集团、德国Siemens、香港美视电力集团等多家境外公司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WTO总干事拉米、时任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隆、芬兰驻华大使岚涛等多位国家政要、知名人士、国际知名大学校长曾先后来校访问,诺贝尔奖获得者田长霖、John Hall、Ada Yonath、Robert Mundell等国际知名学者多次来访讲学。学校作为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已接受来自美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巴西、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坦桑尼亚等五大洲的123个国家留学生,并被教育部列为中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重庆大学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促进了学校对外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重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张德江、刘延东、李源潮、江泽民、李鹏、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贺国强、方毅、杨汝岱、陈至立等领导同志曾到学校视察,指导和关心学校发展。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同志也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学校长期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20万余名优秀高级人才。其中,40余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重庆大学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弘扬“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精神,倡导“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求知、求精、求实、求新”的学风,坚持“扎根重庆,立足西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扎实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朝着建设“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办学目标而不懈奋进。
(数据截止时间为2013年9月)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是我国高校最早开展计算机研究的基地之一,是信息科学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54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学院围绕重庆大学“坚持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总体思路,通过汇聚学术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基地、促进学科交叉,已发展成为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的教育结构,现拥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211工程”和“985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包括软件技术与应用、服务计算理论与技术、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计算智能、系统结构与智能分布式计算等五个明确的学科方向;筹建了信息物理社会可信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软件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软件研发技术中心等多个研究基地。学院设有计算智能与信息安全、网络和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软件及应用技术、智能技术与服务五个研究所。
2013年学院有在校博士生163人、硕士生824人、本科生1176人,在岗教职工122人,离退休教职工7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0人,教授2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37人,其中包括兼职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0人、全国优秀博士后1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巴渝学者1人。2012年学院获得重庆大学集体记特等功一次,集体记功9次。
计算机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远程教育,智能交通系统,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并处理及计算机网络,数据挖掘技术,软件工程及应用小波理论及应用,故障诊断与测试,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等,2010年学院人工神经网络研究领域在全球ESI排名中列第12名。学院目前是《小波、多分辨分析及其信息处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s,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JWMIP))国际期刊挂牌单位,是全国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重庆市计算机学会的挂靠单位。原重庆大学校长吴中福教授目前担任国防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长和教育信息学科专家组专家;前任院长唐远炎教授是IEEESMC机器学习委员会主席,创建了重庆大学模式识别与小波分析创新团队,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作有成效;学院新任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沙行勉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杨元元教授等国际著名学者,通过多种渠道海纳四方贤才,建立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团队。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终生教授,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所长,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何积丰教授,应邀受聘为重庆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首席科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终身正教授,纽约州无线与信息技术中心通信部主任,担任许多重大国际会议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分会主席,2009 IEEE Fellow,在无线移动网络,光学网络,高速互联网络,多播通信和并行与分布式处理计算机系统等领域颇有成就的杨元元教授以及英国Leeds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学教授,英国Newcastle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科学专业的客座教授、资深研究员徐洁等多位海外学者担任学院特邀(客座)教授。
“十五”以来,计算机学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项目、863高技术项目、部委省市科技项目、横向科研项目共计135项,获得部委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
5年来,学院完成及在研的部分科研项目: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 |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重庆“便民e站”服务平台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
网络教育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 |
基于RFID的通用汽油发动机生产监控系统 |
国家863计划 |
时滞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态性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重点行业电子商务服务示范工程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
虚拟作物可视化引擎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863计划 |
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
基于混沌密码学的安全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非线性时滞系统的脉冲控制及其最优化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面向IPv6的互联网安全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发改委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互连网络的大故障模式容错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数字混沌技术及其在数字媒体认证中的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生理引擎驱动的虚拟植物多分辨率展示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显含时滞分数阶动力学系统的混沌特性及同步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本体的信息网格访问控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真实光照环境下人脸识别关键问题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混沌密码及其应用于图像保护的关键技术和评测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