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通信来说,内部网成为核心组成部分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十年之久。并且,在社会化网络普及之前,内部网就已经成为了必备选择,而现在,企业社会化媒体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时尚。
因此,这就意味着内部网将被淘汰出业务共享与合作领域?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
对于公司企业来说,内部网依然属于提高通信和生产力的关键工具。举例来说,美国国务部就部署了基于内部网的维基应用外交百科(Diplopedia),对大使、主管和职工们获得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享。由于该网站采用了合作模式来对内容进行处理,这让新任务的普及时间得以显著降低。
同样,一家巨型跨国制造商也决定将员工信息放在了内部网中心上。现在,员工就可以在网站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特定领域的专业信息。如果发现有其它同事的工作与此相关,就可以浏览他或她的个人信息获得员工所属的部门结构情况,并了解其具体任务职责;如果可以肯定能够帮助的话,就可以发送确认信息请求提供协助。
现实世界里,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在财富一千强企业中,绝大部分都依然在使用内部网,低效的部署方式也给网站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而现在谷歌推出的协作平台之类基于云模式的新产品已经可以实现简化企业内部网建立和维护的目标。
文章下面给出的,就是在构建可以提高长期成功率的内部网时应注意到的五项要诀。
1:重视使用人员的具体情况
在构建内部网的时间,一定要倾听来自“客户”也就是公司职工的心声。对于内部网项目的推动者来说,需要从局内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果假设已经了解到所有同事实际需求的话,就是在犯下一项严重的错误。实际上,对于建设者来说,现在正是请求大家踊跃建议以便对内部网进行更好改进的最佳时机。这样的话,我们就至少也可以对事前假设的正确程度进行实际鉴定。并且,即便不能马上实现获得的全部有价值创意的话,我们也可以选择建立一份“未来改进事项”清单,以确保优秀想法不会被浪费掉。
2:做到使用直观、有吸引力和简单
在内部网建设中,用户体验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无可争辩,也不需要被质疑。我们必须保证使用者能够方便地找到所需功能。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用户们就可以带来会变得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和工具。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所谓的出色内容也将变得一无是处,最终内部网也会完蛋。因此,现在的关键问题就变成了我们希望使用者在内部网上做什么?对于存在希望完成的具体内容来说,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围绕这些成果对内部网进行构建。
3:建设时采取类似禅宗的模式
在涉及到内部网特性和功能的调整时,我们需要保持发展速度稳定;既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也不应该大刀阔斧导致伤筋动骨。并且需要注意,不让项目规模变得过大,毕竟,这往往会导致最后失败。在对基础功能进行确认时,一定要保证确实存在让使用者接受的原因。对于绝大部分公司企业来说,通常情况下人员目录就属于“杀手级应用”。对于职工们来说,一份可以指出“谁是谁上级?”之类问题的目录,就可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对结构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持续调整和改进。在这段时间里,项目开始之前就收集到的信息以及正在获得的反馈就可以为内部网的改进带来极大帮助。此外,选择优秀技术架构支持的简单平台,可以降低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以及在进行扩张更新时出现问题(或者大故障)的概率。
4:建立社区并施加网络影响
我们应该将内部网对全部人员开放,让所有人都可以前来贡献内容和价值。为此,一定要保证社区用户之间可以分享相关信息和进行交流。在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由于一线员工往往没有公司配发的计算机,因而只能利用手机浏览器上网;所以,一定要确保他们能登录上来,以避免造成现场和管理人员之间出现分裂的情况。确实,内部网上肯定会出现某些敏感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锁定一切,或者让使用者的登录过程变得复杂而难以忍受。实际上,真正正确的做法是确保随时随地都可以登录。我们都知道,勇敢地面对挑战,才是成功之本。
5:确保能进行有效管理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让内部网自行发展并达到繁荣看起来可能属于非常有诱惑力的想法,但不幸的问题是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情况。理论上,只要添加编辑和归档内容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社区就可以自我维持运行。但为了保证实现内部网的既定总体目标,我们依然还是需要一个管理框架的存在。举例来说,谁来负责对使用者作出答复?谁来对内容的准确性进行管理和确认?这些都属于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建立一支或者多支管理团队,通过对指导方针到严格规定在内的多种策略进行通盘考虑的方式来建立了这样的框架。对于大部分公司企业来说,建立专门的指导委员会来全权负责内部网的整体安全,并授权具体的维护团队采取完全集中和完全分布式之间的混合模式就属于常规的做法。当然,这里也存在其它类型的做法。不过,我们需要牢记的基本原则就是,内部网依然需要支持者,毕竟它还必须能够确保投资回报最大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