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企业对于他们如何使用用户的个人数据并不是透明公开的,而且在防止滥用这些信息的管理规定上又是如此薄弱,但并不意味着用户会放弃分享他们的各种细节。
根据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经济学人信息部)的一项调查,少数受访者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的数据被企业很好地保护,而这些企业被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私人信息,57%的人认为,他们的个人数据在社交网络中“毫无安全性”可言。
而另一方面,银行成为最被信任的持有个人数据的机构——出人意料地遥遥领先于医疗机构、朋友甚至家人。
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很担心他们的个人数据会被用于导致他们的金钱被盗,而八成的受访者则担心他们的个人资料会让他们成为销售活动的目标。
澳州联邦银行的首席信息官Michael Harte认为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够加强对个人数据的控制。他们想要清楚地知道这些数据在哪儿,谁拥有这些数据,和谁将会共享这些数据。他们想知道这些数据将会被用于什么地方。”他这样告诉经济学人信息部。
用户也同样感觉不到官方的保护:75%的受访者表示,防止个人数据被滥用的管理措施并不足够有效。欧共体数据专员Nellie Kroes告诉调查者,缺乏了解加剧了这样的担忧。“很明显,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透明度与复杂性。”
但是这份报告显示,虽然潜在滥用的担心比比皆是,但是这并没有让用户停止分享数据:通过对758位互联网用户做的调查,84%的调查反馈来自于社交网络,而34%的受访者表示比起3年前,他们现在更愿意在网上分享基本个人信息,而与之相比,只有23%的人对此持有相反态度。
拥有使用用户数据的权利的企业,会获得长期而显著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客户关系,将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的个人数据,并且帮助他们超越竞争对手,经济学人信息部主编丹尼斯·麦考利如是说道。
用户对于隐私的担心让一些人发出警告,如果不处理用户的隐私问题,将出现隐私黑洞,并影响互联网经济,因为这种经济是基于对可以获得、重新包装和再出售的个人数据的永久且便捷的使用。
然而,根据经济学人信息部的报告,只有3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遭受了数据泄露以后会终止与公司的交易往来,而表示对此类事件容忍的人则远远超过如此考虑的人。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