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产 业>业界新闻>

第三只眼”可能遭遇数据“轰炸”

大数据带来的不仅是各种便利及机会,同样也会让我们时刻都暴露在“第三只眼”之下。

生活处处被窥视

亚马逊网站监视我们的购物习惯,谷歌监视着我们的网页浏览习惯,而微博窃取着我们的社交关系网。在各种机构搜集数据的同时,普通人的各种私人信息也会成为被收集的数据。在哪里使用了购物卡、租用汽车等等,这些信息都会被收集起来。

这些私人信息被收集起来后会供给谁使用?会继续保持匿名,还是在使用后被删除?曾经有公司宣布要通过“脸谱”、推特和其他社交网站收集的信息分析个人的贷款信誉,结果引发了民众的抗议,这个计划最终被取消。

在荷兰,许多使用“TomTom”牌导航仪的司机发现,生产商将导航仪记录下来的数据信息打包卖给了荷兰政府,警察根据数据显示的司机驾驶习惯,在那些最可能“创收”的地方设置了限速“陷阱”,不少司机都因此“中招”。此事被曝光后,TomTom公司的CEO公开道歉。

可能遭遇数据“轰炸”

当大数据应用软件细化和明确到每个人的数据时,企业就可以针对每个人的喜好来进行非常具体的营销。例如,如果某人在社交网站上表示自己喜欢某个品牌某个款式的牛仔裤,那么百货商店就可以在此人下一次进入该品牌专柜时向他的手机发送该款式的优惠券。也许零售商和部分消费者会喜欢这种促销模式,但是其中涉及的隐私泄露也是非常可怕的。

迄今为止,许多公司都会标明收集的信息是“匿名”的,但信息越多,被对号入座的可能性就越大。已经有研究显示,这些收集到的移动样本是如此的不同,以致它们可以被用来“独特地标识出95%的个体”。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纳拉亚南表示,只需要33比特(二进位制信息单位)的信息,就足以辨识出一个人的身份。

在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中,还会存在着各种偏差,哈佛商业评论博客作者凯特·克劳福德最近发表的一篇博文阐述了大数据的隐形偏差。他表示,数据和数据集本身并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们设计的,是人们用数据来说话,从数据进行推断以及解释数据。因此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阶段,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微笑/wx
  • 撇嘴/pz
  • 抓狂/zk
  • 流汗/lh
  • 大兵/db
  • 奋斗/fd
  • 疑问/yw
  • 晕/y
  • 偷笑/wx
  • 可爱/ka
  • 傲慢/am
  • 惊恐/jk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资料下载专区
图文资讯

中国重启银行业安全新规 下月征集意见

中国重启银行业安全新规 下月征集意见

8月19日,路透社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国将重启银行业安全新规。在此之前,该...[详细]

网络安全准则还需“下一步”

网络安全准则还需“下一步”

近日,联合国信息安全问题政府专家组召开会议,并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报告。专家组包括...[详细]

用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保驾护航

用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保驾护航

近日,在2015上海新金融年会暨外滩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张涛...[详细]

互联网深刻变革:世界正向黑客帝国演进

互联网深刻变革:世界正向黑客帝国演进

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闭幕了,很显然,由于去年办过一次...[详细]

《网络安全法》有望在三季度出台

《网络安全法》有望在三季度出台

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详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