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公布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和《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以下简称《实名制规定》),对于实名制和个人信息保护在电信和互联网行业层面推出具体的操作性规章。
《实名制规定》明确了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的范围、程序、要求和信息保护等制度,有利于遏制网络信息违法行为。而对于实名制可能导致的用户信息泄露问题,电话实名制规定建立相关保护制度的同时,在《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中就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做了专门规定。
遏制网络违法行为
此外,工信部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设定相关处罚的同时,还创新管理方式,设立了制止违法行为危害扩大的“叫停”制度、“向社会公告”行政处罚的制度和将违法行为“记入社会信用档案”的制度。
遏制网络违法行为是《实名制规定》出台的重要目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政法司巡视员李国斌表示,当前利用未登记真实身份信息的电话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发送垃圾短信息、散布有害信息、实施诈骗等问题突出,影响了用户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甚至威胁国家安全。他表示,通过制定《规定》,明确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的范围、程序、要求和信息保护等制度,有利于保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提升电信服务水平,遏制网络信息违法行为。
实名制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年前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出台过有关实名制的规定。但政策出台两年来,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日前表示,截至目前,全国仍有2.8亿手机用户没有实名登记,占总用户的20%左右。
此次出台的《实名制规定》对用户信息登记、用户真实信息保护、代理商管理以及监管职责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规定》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用户和电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运营商不配合将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此外,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泄露、篡改、毁损或出售用户个人信息,也将面临一万元至三万元的罚款。
根据《实名制规定》,用户在办理电话入网手续时,只需要向电信业务经营者出示有效证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配合电信业务经营者做好信息登记工作。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施行前尚未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信息不全的电话用户补办登记手续,不得擅自加重用户的责任。
实名登记与信息保护并重
对于实名制可能导致的用户信息泄露问题,《规定》坚持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和保护并重,明确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保护用户提供的真实身份信息,对用户真实身份信息应当严格保密;用户真实身份信息发生泄露、毁损、丢失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就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做了专门规定。
文件要求电信管理机构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情况实施监督检查,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予以配合,将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违规的行为记入其社会信用档案。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表示,手机实名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但用户也有对于信息安全的担心,“要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必须出台国家信息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个人信息的获取不仅限于通信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业内人士表示,通信主管部门应当与公安、银行、保险等各个拥有用户个人信息资源的部门携手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运营商的挑战
而在实名制落实中处于关键一环的电信运营商面临诸多挑战。在自营营业厅实名制执行到位的情况下,代理渠道成为实名制的难点。
而代理渠道仍然是运营商新增用户的主要贡献者,德瑞电信咨询首席咨询顾问宋永军表示,新增用户大约有70-80%左右来自社会渠道,而有的地方这个比例更高,山东移动某地市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90%的新增用户来自于代理商。一旦实施实名制,对这些代理商的基础设施必然提出要求。“目前大量的农村代理和报刊亭等只是单纯的卖卡,根本没有相应的硬件条件。”上述运营商人士表示。
宋永军表示,如果政府不能很好解决这些社会网点的身份证识别问题,执行效果显然会打折扣。如果成本转嫁给运营商,那么三家运营商将付出高额的改造成本。而设备配备改造的成本寄望于政府并不现实。《规定》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委托、谁负责”的原则,根据民法上的委托代理制度,明确规定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对其代理商的信息登记工作实施管理。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运营商对实名制实施动力不足。除了成本增加外,还面临用户流失的问题。“有些用户觉得麻烦,可能就不再会去办理多张卡,少了‘一人多卡’和‘一机多号’的用户,运营商就少了很多‘生源’”某运营商人士表示。
长远来看,实名制将释放运营商在数据挖掘,移动广告推送方面的优势。某业内人士表示,这几年运营商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数据挖掘,但是受制于一些隐私权的限制,运营商不能将数据分析转变成营销解决方案。随着手机实名制的实施,运营商将可能建立移动广告营销平台,争夺接近千亿的中国广告市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