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者正在展示计算机最新成像技术
主题为“信息安全,数据为先”,10月25日举行的“信息安全论坛”着重探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之道。
中国必须捍卫自身“网络主权”
“互联网是美国送给世界的,但各国只有使用权,没有控制权。”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说,根域名解析服务器具有致瘫一个国家互联网的能力,但原始根域名服务器和绝大多数根域名解析系统都在美国。
互联网已经被世界各国认定为基础设施,2013年联合国发布文件正式承认国家“网络主权”。方滨兴表示,为了真正保障国家“网络主权”,各国应建设基于国家自治根域名解析体系联盟,确保一国网络可以独立于他国基础设施存在。
eID将成国人“网络身份证”
人们上网经常要注册个人信息,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问题。“虚拟身份管理是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石。韩国曾率先推行网络实名制,但门户网站被黑导致3000万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宣告了这一方式的失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胡传平说,当前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新的管理手段以建立网络空间信任。
我国目前正在推广eID这一新的网络空间身份管理体系。“eID将成为居民的唯一网络电子身份证。今后网民注册只需要向网络服务商提供姓名和eID,不必再填写电话、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胡传平介绍,目前我国已发行eID载体700万张,计划年内制发2000万张。
大数据时代带来“全新安全观”
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再谈“信息安全”,仿佛一切都变陌生了。
“加密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安全就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是自己的就安全了”……这些观念,在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原所长杜跃进看来,已经成为“安全误区”。
“大数据带来了新的、更复杂的网络空间环境。网络安全对抗,不再仅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事,还需要企业家、军事家、政治家等的参与。”杜跃进说。
“一个几十元钱的智能产品,值得安全公司单独开发一个杀毒系统吗?”奇虎360技术副总裁、首席隐私官谭晓生认为,在万物互联的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全公司、政府和智能硬件制造企业,都需要重新界定自身的角色。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