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流动,从社会、各行各业到个人,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日益严重,人民日报今日刊发文章《“互联网+”个人信息谁来保护》,呼吁树立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加强行业自律,同时认为立法监管也必须跟上。
文章指出,近年来,从天涯、淘宝、汉庭到12306官网,大规模的信息泄露频发,每一起事件的发生加剧了社会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担忧。从不少媒体已经曝光的情况中可以发现,就医、求职、买车、买房、买保险,或办理各种会员卡时,填写的个人信息都有可能被泄露。
本文采访的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认为,目前,一方面亟须培养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判断哪些属于不应“留痕”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企业在收集、索取个人信息时也应自觉自律,培养合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法律意识。同时,他强调,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状况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保密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让惩戒更加具有操作性。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网络暴力问题不可忽视,近些年“人肉搜索”异常火爆,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甚至连普通人也被波及时,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认为,“网络暴力的危害不可低估。”一些热点舆情中网民的表达涉嫌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那网民表达的权利边界在哪里? 祝华新表示,“止于他人的合法权利。不能因为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就可以恣情纵意,把他人当做自己负面情绪的垃圾箱。”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