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需要花费5天时间,但现在只需要一个环节、一次即可轻松办结。便利背后的秘密是数据有效汇聚、有序运转,这也得益于北京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迅猛发展。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2019年高峰论坛上,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大数据发展总指数全国排名第一,人工智能产业链环节最齐全、产业集聚态势最明显。
百姓享便利
随着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的户籍人口、社会组织等标准数据“打通”,北京不动产登记从5天压缩到了1天,老百姓办事真正得以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间。
破解民众办事难,得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但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如何共享汇聚?
记者获悉,本市全面实施了北京市大数据行动计划,创造性地利用区块链理念和技术,建成了职责为根、目录为干、数据为叶的“目录区块链”系统,通过 “上户口”“立规矩”“建闭环”等一系列“组合拳”,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据革命”。
这场“数据革命”之所以迅速推进,得益于北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雄厚基础。目前,聚集在北京的人工智能企业已在算力、算量、算法三大方面形成“螺旋效应”,从芯片到服务器、从模型到算法、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北京在全产业链各环节都拥有着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一支科研生产大军;小米、美团、百度等22家企业入选了全国大数据企业50强,数量占到全国50强的44%。
根据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发布的《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3》,2018年北京大数据发展总指数以74.11分领先全国。
城市变聪明
“过去的北京在‘网上’、在‘云上’,现在正在向‘数上’、‘智上’不断升级和演化。”业内人士的这个比喻,生动形容了北京最近几年的改变。近年来,本市先后发布并实施了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大数据行动计划以及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等重要战略,引领本市数字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也成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一把“新钥匙”。
西城陶然亭街道,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打造“陶然亭十二时辰”;朝阳东坝乡建设“365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北京市经信局上述负责人说,为畅通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供给渠道,本市对公共数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一般公共数据无条件开放;有条件开放的数据,通过开放创新基地的方式定向开放。
记者获悉,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场景的牵引带动作用,本市还选取冬奥、城市副中心等7个城市管理领域,以及金融、教育、医疗、自动驾驶等公共服务领域,深入落实开展人工智能应用,构建人工智能生态体系。
产业迎新生
前不久,本市与华为共同成立的北京鲲鹏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落户朝阳。这里将重点打造芯片、操作系统、 数据库等关键核心产品,为各行业领域数据提供更为多样、安全、高效的算力保障,解决“缺芯少魂”所带来的短板问题。
表面上是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背后却能实现“双赢”:老百姓享受到了“数据跑腿”的便利,企业也通过数据利用拓展了业务领域。
据介绍,本市已经启动建设公共数据开放创新基地,培育孵化各行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及创新型企业;积极推进建设数据产业园区,通过公共数据开放,吸引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进行产业孵化。
市经信局这位负责人说,本市还将努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加快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国家北斗产业园、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做好北京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创新中心建设,使北京成为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先行区域和战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