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专栏>CIO专栏>

CIO经验谈 5方法改进网上审批流程

    刘强是福建一家小型食品公司的CIO,自从去年底在他力倡之下,公司引入OA系统,意在把企业完全手工办公状态全面推进到半自动电子化作业模式,全面提高企业营运效率。  
    然而OA并没如刘强当初想象那么美好,企业在进行OA应用推广初期却让他陷入了某种难以言状的困惑。
    OA味如“鸡肋”,CIO刘强的尴尬
    在应用之初,刘强针对企业自身需求也做了很多分析和调研,把各部室所有的日常表单几乎都收集来,当时实施的目标是想把所有纸质表单全部做成网上工作流,真正让企业上上下下能“轻松办公,远程掌控”,认为只要这样,OA就算是配置、建设成功了。
    而后半个多月,刘强在全公司实行多次集训与个别部门的强训后,满以为接下来就可有效实施、运转了,让公司步上信息化之轨了。
    然而事与愿违,在经过了2个多月的运行后,刘强发现OA系统中的工作流表单数量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增长,OA系统的应用仅仅局限于收发短信、通知和查存资料而已,员工们的反响也不如预想的热烈,还抱怨说天天要开OA很麻烦。
    令刘强想不到的是当初满口支持IT建设的公司张总也开始对OA有些微词,提出了质疑。更令刘强尴尬不已的是张总在使用OA3个月后竟要求所有公文由秘书打印成纸质后送他披阅,网上审批逐渐凉在一边。
    后来因此公司有员工就此戏称:“只因少了一笔,‘自’动化成了‘白’动化了。”
    其实平心而论,刘强也知道业界一些事实,比如“高成功率,低实施率”,OA实施的成功率虽然号称80%,然而对多数用户企业而言,却感慨颇多,虽然  有了一套OA系统,但能够真正深入使用,并产生效益的并不多,OA似乎就是收发文件、发个邮件、查存资料等而已,尤其是作为OA的主要部分工作流的网上审批,更多是成了摆设,软件商不敢挑明,用户企业也视之为“鸡肋”,“用之无味,弃之可惜”。
    众所周知,OA的主要特征与功能之一就是工作流,也即公文流转,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网上审批:单位内部的各项审批电子化,如工作请示、工作报告、工作交办、部门间的工作联络、出差申请、采购申请、报销、请假等日常工作流程,都可以通过网上进行办理和审批;二是网上公文处理:实现收文处理和发文处理的电子化,收文处理指可对来文的登记、拟办、批办、传阅、承办、转办等环节进行网上办理,发文处理指可对公文制发中的拟稿、核稿、会稿、签发、编号、登记、打印等环节进行网上处理。
    然而勿庸讳言的是,这些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大部分却闲置,很少流转,被员工甚至老总弃用,使得用户企业OA系统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成了目前OA应用推广中一个通病。OA实施的高成功率、低效能率使得用户企业陷入信息化建设的困局。
    网上公文审批,何以味如“鸡肋”?
    为什么公司的OA也会出现高成功率、低效用率乃至“鸡肋”的现象呢?刘强经过一番总结分析,认为:
    一是OA本身系统细节设计不够完善,流程不合理。
    比如刘强发现公司从上海某协同厂商买的OA软件流程过程较为繁琐,员工平时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有可能通过系统的操作和运转,反而需要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本身OA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挑战了传统的人工传递、亲笔批示的方式,如果还需要老总通过复杂的程序进入到各个业务类型里审批,其结果要么难用,要么用不上。
    二是用户企业“只有纸上才来得安全放心”的传统老观念影响着网上工作流审批模式进一步推广。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企事业网上办公审批系统已开通多年,但网上办公大都只能停留在初检阶段甚或“粗检”阶段,在不少员工眼里由于网上材料缺乏物证、公信力与法律性,应用公文流转审批,应用者会感觉不踏实,只相信手写的凭据,特别是公司财务、审计部和采购部门,让他们在电子化虚拟空间进行审批、核销,是难于想象的。
    三是安全性困扰着网上审批的推广普及。
    这主要表现在电子签名、电子公章上。其一是文档使用场所的安全性。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基于Office文档上的 “签章软件”,但这样的签章文档并不具足够的安全强度,在文档上加盖印章有时难于保证电子印章和文档内容的安全;其二是电子公文传输中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中传播和存储,容易受到黑客、病毒攻击,造成公文失密、信息被盗、被删改等严重后果,因此用户企业对电子公文的加密能否确保绝对安全、部门之间交换电子文件如何互联互信、有效性如何确定等问题心存忧虑,制约公文处理电子化的推广、普及。
    当初,刘强就有这些预感,但没料到比想象困难多了。
    全面改进网上审批,让OA更上一层楼
    除了提升技术、简化流程,尚有哪些举措能提升、完善目前网上审批、全面推动公司办公自动化?
    刘强在不断思考、分析与总结,最后提出了几点改善、提升的建议和应对策略,使公司OA系统使用率逐渐回升,公司领导层也重新启用OA办公,一些紧急、重要的公务老总也能在外地快速加以批复,提高了公司决策营运效率,虽然总体离当初刘强预计的尚未那么好,但对他来说,这已满意了。
    一是让“纸上办公”与“网上办公”并存过渡。
    比如公司采购部在实施一个固定资产采购的电子工作流时会碰到一个问题:在手工流程中,采购部需要把供应商的报价单原件附在支出申请单后交由财务人员审批,而电子工作流是无法传递纸质报价单的,用户代表由于只是普通的操作人员,不敢轻易更改现有流程。怎么办?
    刘强提出了扫描报价单、报价单单独走手工审批流程等方案,但都被否决。后刘强再进一步完善,经与老总协商,决定只需将报价内容填写在电子工作流中,而所有纸质报价单、原始凭证全保留在采购部门,由审计部门定期审计,保证交易的合法性、正确性,许多困扰已久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进一步推进网上审批流程。
    另外,刘强IT部门一个工作人员也提出可采取打印流程中的部分重要字据,然后让相关事项当事人手写签字备案的方案,这样也能解决部分“眼见为实”的担忧问题。这种方案也被公司采用。经过两种运作方式并存,就为将来公司全部电子化打下一个基础。
    二是利用手写技术,提高网上公文审批的可靠性、安全性。
    目前许多OA系统中公文流转过程中的修改是用键盘来进行的,这就带来了很多麻烦,例如批注的位置、时间的先后以及冒名批注等。的确,用过WORD文档的人都知道电子文档中批注的麻烦。如果采用手写技术,公文修改时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一方面手写直接在原文上进行批注,更符合领导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各人的手写笔迹都是不相同的,如果有人要冒名企业领导签批文档的话,就会很容易通过签名鉴别给“揪”出来。于是刘强来个变通,给公司每位中层以上的领导配置一套手写系统与硬件,以符合他们圈阅、签批乃至起草文件的习惯。尤其是公司张总是个五十多岁的人士,长期习惯纸笔,而自从有了手写设备,他圈阅、签批也大为方便了,应用网上审批的积极性就高了,也带动公司上下广泛使用OA。
    三是完善安全机制,为网上审批工作提供保障。
    电子化办公,安全第一。因此刘强给公司OA系统全身上了“防护网”——提供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严密的权限控制体系、关键数据加密、详细的日志信息记录等安全措施,同时,刘强IT部门还给系统上了用户身份锁、预留标准的CA认证接口等安全措施,以更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等级,最大保障审批业务的顺利开展。
    四是让企业领导率先垂范应用OA各项流程,身体力行推动办公自动化。
    推行网上办公审批,工作量大牵涉面广,不仅有技术问题,还涉及到部门之间协调、衔接等,更主要是领导思想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利益博弈的转变等问题,这要求企业领导要率先垂范,破除怀疑思想、部门主义、利益思想,敢想敢为,勇于创新,全面推动办公自动化。这点,刘强总是通过各种场合、各种机会,建议、力倡公司领导带头尝试电子化审批,说明信息化工程其实就是一把手工程。后来,公司中高层领导也逐渐接受刘强的观点,尽量身体力行推动办公自动化,成效有了明显改观。
    “以网上审批为代表的OA建设之路任重道远,仍面临许多挑战。但只要正确分析,适宜形势,完善技术,积极应对,OA将更上一层楼,繁荣有序。”刘强深刻感悟道。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微笑/wx
  • 撇嘴/pz
  • 抓狂/zk
  • 流汗/lh
  • 大兵/db
  • 奋斗/fd
  • 疑问/yw
  • 晕/y
  • 偷笑/wx
  • 可爱/ka
  • 傲慢/am
  • 惊恐/jk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资料下载专区
图文资讯

首席信息安全官必须知道的五大黑客工具

首席信息安全官必须知道的五大黑客工具

随着黑客攻击的日益猖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设置CISO(首席信息安全官)一职(编者按:...[详细]

CIO如何策略应对数据泄密关键风险

CIO如何策略应对数据泄密关键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资料、数据90%以上都是以电子文档和数据的形...[详细]

CIO大调查:2011信息化建设中的七大观点

CIO大调查:2011信息化建设中的七大观点

最近IDC研究发现,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企业各业务层面,CIO的新挑战是怎样有效...[详细]

BYOD趋势下CIO对云计算虚拟化关注度下降

BYOD趋势下CIO对云计算虚拟化关注度下降

市场研究公司Constellation Research的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些有趣的信息。调查显示,CIO...[详细]

首席信息官如何运用IT获得业务价值优势?

首席信息官如何运用IT获得业务价值优势?

如果说有哪个问题经常让许多组织中的高管头疼,那就是如何确定信息技术为其服务的业务...[详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