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金融合作由来已久,从2003年台湾七家银行申请赴大陆设立办事处并获准至今,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时间。一路走来,两岸金融合作并不轻松,其间除了两岸政治性因素的干扰外,两岸金融法规的繁杂性以及金融杠杆的高度敏感性也是致使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分行被一拖再拖的重要因素。但这些种种的纷扰到今天为止应该是告以段落了。
回顾两岸金融合作的艰辛历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珍惜这来自不易的成果,但在珍惜成果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发挥金融在两岸经贸合作过程的核心作用,使之成为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持续升级的核心推动力。这体现在:
第一、将有效地解决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问题。发展企业离不开大量的投资,而在大陆拓展市场的台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本身资金并不雄厚,来大陆投资自然需要融通资金,作为购买生产原料、支付工资、偿还建筑工程款等用途。光靠自有资金显然不行,向大陆银行申请贷款又存在一定的客观限制,而台资企业由于对客户十分熟悉,在发放贷款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无疑将成为台资企业拓展大陆市场的助推器。
第二、为台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到2009年底,可统计的数据显然,在大陆成立的台资企业已经达到80061个,实际投资额近500亿美元。这些公司广泛根值于各行各业,虽然他们对于自身所处行业具有相当的认知,但对于大陆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却不见得有清醒的掌握,台资银行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类重大问题,协助他们找准未来投资发展方向。
第三、为两岸资金流通搭建起良好平台。伴随着两岸贸易的快速发展,两岸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流。虽然两岸在资金汇兑方面已经达成某种共识,但成本偏高,这在客观上为两岸地下钱庄的生存提供了土壤,催生了洗钱问题,并威胁着两岸金融安全。两岸互设银行分支机构无形间为两岸资金流通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未来既能有效解决资金汇兑问题,又能保障两岸各自的金融安全。
第四、互设银行分支机构体现两岸合作的诚意。从世界经济的普遍案例来看,地区间的经济往来常常是从商业贸易开始的,此后是相互投资,最终才可能走到金融合作。因为金融具有乘数放大效应,且直接参与企业的资金流通,所以它实际上掌控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命脉。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可以大胆地做出判断,从两岸互设银行分支机构开始,两岸经济合作便进入到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全新时代,它深刻体现了两岸双方对两岸经济合作高度认可的态度与诚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