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阜外医院CIO赵韡的履历仅短短的几行,上面简单写着学习经历、工作经验文字虽少,包含的经历却条条都是“重头戏”,“简单、干练”四个字突然跳入我的脑海,这就是对赵主任的第一印象。
1992年,赵韡选择了一个医学与工程学交叉的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是这种专业的特殊性为赵韡以后的工作带来了“特殊”的优势,医院CIO在信息化领域要求非常高,需要将IT领域与临床及医学领域知识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才能够既了解临床业务的需求又了解医院的IT需求并能和IT厂商进行很好的沟通。1997年,赵韡从阜外医院心外科一名工程师做起,从程序员到信息主管,一步一个脚印使赵韡在医院信息系统构建及设计、软件开发、IT运维、信息安全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坚持“自主开发为主,外包为辅”的IT战略
2003年, 阜外医院信息化建设从自主研发起步,经历了6、7年的发展,目前,信息化建设已经覆盖从医院管理到电子病历,从医院的财务、物流管理到医疗管理,覆盖到全方位的信息系统。
与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方式不同,阜外医院选择了一条“自主开发为主、IT外包为辅”的策略,一方面阜外医院的核心系统大部分都采用自行研发的方式,另一方面一些外围系统则采用部分外包或者集成的方式处理,这种方式对于阜外医院人力、财力、时间显然是一种节省。
机遇常常会和风险并存,阜外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走寻常路”的策略,项目风险成为第一个“拦路虎”,“当时,从医院自身来说主要的项目风险就是项目周期过长,项目整体实施效果比较差。后来经过分析主要原因来自对项目的理解和前期的调研不到位,之后,在项目的实施之前我们加大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而厂商方面的项目风险主要考虑的是‘实力’问题,这个实力包含厂商本身技术能力、也包含产品与对于医院的适应能力,以及后期产品的运维能力。所以从风险管理和控制角度来说不单指产品本身,还要涉及很多外围条件”。
信息化建设哪些项目能够外包出去,哪些项目需要自行开发,“衡量标准”则成为阜外医院第二个“拦路虎”,通常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有三种模式,一种是整体框架设计和整体设计由医院承担,这就需要包括运维和研发的工作全由厂商去承担,第二种方式是医院承担设计,然后整体架构,由厂商去负责研发,或者是购买其产品做集成,再由医院整体去做项目的运维。第三种方式就是阜外医院现在采用的方式,医院做设计,自己开发,自己运维。从外包的角度来说,第一种方式就是全部的IT建设外包;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是研发为主部分外包,当时,赵主任也正是综合了阜外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自主开发为主,IT外包为辅”的策略。
门诊系统保稳定 应急预案需先行
医院门诊系统与医院的业务息息相关,门诊系统一旦不稳定不仅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日常业务,而且对于医院的社会负面影响也非常大。所以,如何保障门诊系统的稳定,成为医院信息主管的首要任务。
保障门诊系统的稳定,日常运维是很重要的一环,其次,还需要对门诊信息系统做必要的风险评估,对应评估结果可以制定一些应预案来最大程度上减小风险的可能。这种预案包括网络、供电、服务器等等因素,谈到这赵主任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比如说整个服务器宕机这种情况,各种原因的应急预案都要考虑到,这样针对不同情况要采用不同的预案从而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转。阜外医院门诊信息系统从建设到投入运行,这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门诊大规模中断的情况,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电子病历: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电子病历,在如今政策不断规范,技术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早已脱离“病历电子化”的误区,但是哪些医院适合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医院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前需要斟酌哪些因素?如何保障电子病历的信息安全及持久更新?这些问题成为围绕电子病历建设及管理的首要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