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黑客网站,明目张胆地进行黑客培训、病毒制造、病毒加工(免杀)、出售病毒、传播病毒、窃取信息、销售赃物等,已经形成以获利为核心的病毒产业链。
这种现象也引起有关部门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2001年~2003年,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从73%上升到85.37%,到2007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上升为91.47%。
2008年3月1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据德国AV(反病毒)实验室介绍,去年仅该公司就发现550万种新病毒。
刘旭说,从这几年病毒发展的速度可以看出,每年病毒数量都在以4倍的速度增长。趋势科技也发布报告认为,现在每个小时需要处理2000~3000种新病毒,基于特征码的解决方案——传统的杀毒方式已经过时。
纵观我国反病毒产品20年的历史,已经走过了防病毒卡(硬件)和杀毒软件两个重要的时期,现实的病毒肆虐,对杀毒软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严重的病毒现状,反病毒技术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在2006年10月~2007年2月期间,“熊猫烧香”病毒造成全国数百万台计算机被感染和破坏,影响恶劣、损失巨大。为了躲避杀毒软件的查杀,病毒编写者每天多次更新“熊猫烧香”病毒程序,先后共编写了数百种变种。“熊猫烧香”病毒不断更新,使得杀毒软件也要被迫不断升级,可病毒的感染和破坏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有效遏制。在长达数月的较量中,杀毒软件无力为用户提供有效保障,直到病毒编写者被捕才告结束。
在这场与“熊猫烧香”病毒的较量中,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体现了其自动识别新病毒的先进性,即使使用没有升过级的微点主动防御软件2005年版本,同样可以实现对“熊猫烧香”所有变种病毒的准确识别和自动清除。
这让业界第一次认识了微点主动防御软件的威力,可惜的是,这阶段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一直在公开测试,除了专业用户外,普通用户使用得很少。尽管如此,微点主动防御软件成功阻击“熊猫烧香”的事实还是进一步说明了对病毒主动防御的可能和可行。
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将传统的“病后就医”进步为“主动免疫”,使得计算机不被病毒侵入。这种进步对于目前占病毒总数绝对主流的木马类病毒尤其具有特殊意义,此类病毒一旦“中毒”,损失随即产生,即使“就医”也为时晚矣,而主动防御的免
(责任编辑:adminadmi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