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 讯>博士新闻>

回忆做华罗庚研究生的日子(2)


    三
    华罗庚老师于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大学的讲台上猝然倒地,至今已经9年了。他对世界数学的杰出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的治学精神和对待人生的态度,则集中表达在他经常讲的名言警语之中。他多次讲过“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熟悉他经历的人都懂得这句话的份量。华罗庚于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父亲华瑞栋开代销店。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家里无力供他上高中,便帮助父亲经营小店。1928
年,金坛发生流行瘟疫,他的母亲染病去世,他也卧床六个月未翻身,导致左腿残废。就在这时,留法回国的王维克在金坛中学教书,借书给华罗庚看(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50页的微积分)。他开始对数学着迷,边站柜台边自学数学。由于影响作生意,他父亲多次要撕掉他的“天书”。1929年他在《科学》第14卷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他的第二篇论文(1930年《科学》第15卷)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他于1931年推荐华罗庚作数学系助理,管图书、公文和打字等。至1933年,他的数学水平和能力已为大家公认,由于叶企荪教授仗义执言(“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不应资格问题限制人才使用”)。他破格提升为助教,教微积分。1935年又升为教员,这期间,他除了对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全面认真学习之外,对数论尤有兴趣,曾受到杨武之教授的指点。1936年法国数学家阿达玛和美国数学家维纳来清华系统讲学,好学勤奋的华罗庚使他们深深感动。1936年,在维纳推荐下华罗庚以访问学者身份去英国进修,在剑桥大学受著名解析数论学家哈代的指点。至此,由于他顽强的努力和众多专家的引荐,他终于登上了数学研究的世界舞台。在这里,起根本作用的是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即他所说的,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勤奋刻苦”。诚如他于1980年3月的一次为别人的题词:“苦干猛攻埋头干,熟能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到他家或办公室去,总是看到桌上铺满了书籍和草稿纸。1978年他已身背氧气瓶,我到北京医院去看他,他正躺在床上计算分圆单位,寻找新的恒等式,亲手把布满公式的一个笔记本交给我。后来,裴定一和我完成了他的一个想法,尽管他和王元都参与过这项研究,他让裴和我发表了(1980年),这是他(在病床上)指导我的最后一篇论文。我还要讲一件事,那是在78年前后,我去北京时中午常在他办公室休息。每天午睡前都要从一个布袋里随机地抽取五封信读读,那是从全国各地寄给他的。多数表达了人们对他的热爱和敬仰,其中也不乏溢美之词,有些甚至到肉麻的程度。他逝世后,中科院数学所在他办公室里整理出足足四麻袋草稿纸!这些年来,我常把这个故事讲给年青人,希望他们不要只看到那个布袋,不要只看到他的成绩和荣誉,而那四个麻袋是他劳动和汗水的化身,才是他的真正价值。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为年青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也助长了某些人逃避艰苦的思想。我相信,任何一种真正的事业都是通过艰苦劳动得来的,我这种坚定的信念来源于华罗庚老师的榜样:尽管他是天才,他仍然勤奋了一生!
    四
    华罗庚非常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首先,他舍得在基础知识上多花工夫,他说“在中学时,别人花一小时,我就花两小时。而到工作时,别人花一小时解决的问题,我有时就可能用更少的时间去解决了”。他多次对我们讲过,他花了整整两年去念了Weyl的《群表示论》一书,一直到他认为真正念懂了,并且化成了自己的语言—矩阵,然后作为工具研究多复变函数,写了《典型域上调和分析》一书。“基本功要练成什么样呢?”他说“要练得很熟,熟了才能有所发明和发现,熟能生巧,在练基本功时最忌讳好高婺远,不要怕粗活,不要轻视点滴工作。轻视困难和惧怕困难是孪生兄弟,往往会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例如有人轻视复杂的计算,实际上是惧怕计算。我看见过不少青年,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匆匆十年,一无成就。”他把练基本功比喻为练拳,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他鼓励年青人,做学问要勇于和强者较量。为此,他把“班门弄斧”这句成语反其道而行之,主张“弄斧必到班门”。只有和强者较量才能增长见识和做出高水平成果。另一方面,他又强烈主张不迷信别人,“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那就总要落后别人一步”,“在科学研究中最主要的精神之一是创新精神”。他多次对我们讲,要做出好的文章,关键是要有几手自己的“招路”和“拿手好戏”,别人都不如你,这样你才能做出新的东西,人家才注意你。华罗庚的这一治学思想对他的学生影响极大。前面说过,华罗庚对矩阵工具的纯熟使他在数学的多个领域中都取得国际水平的成就,并使研究工作有他自己的特点。曾肯成先生曾有一句戏言:“龙生龙,凤生凤,华罗庚的学生会打洞”,所谓“打洞”即指矩阵对角化,使非对角元素均为零。又如:他对于体的研究也是很独特的他发现了体一些别开生面的恒等式,由此出发建立了体上许多新奇结果。这种方法经曾肯成又传李尚志,使李尚志近年来在体上典型群的极大子群研究中得出国际上最完整和系统的成果。华罗庚用矩阵工具发展出矩阵几何,并用来研究模形式理论,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写了《典型群》一书。在六十年代,万哲先带领学生们用限域上典型群理论系统地构作试验设计方案,近来又用于编码理论。在解析数论方面,他的许多世界一流的贡献归结于他对数论工具的创新。他还和王元一起发展了近似计算的数论方法(国际上称为华—王方法)。这一切表示出华罗庚的数学研究有一种鲜明的个性,具有从庞杂中看透本质的深刻洞察能力和一种数学大家的风范,体现着勇攀高峰的强烈创新精神。这种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下几代而形成“中国学派”。
   

(责任编辑:adminadmin2008)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微笑/wx
  • 撇嘴/pz
  • 抓狂/zk
  • 流汗/lh
  • 大兵/db
  • 奋斗/fd
  • 疑问/yw
  • 晕/y
  • 偷笑/wx
  • 可爱/ka
  • 傲慢/am
  • 惊恐/jk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资料下载专区
图文资讯

封闭总在杀死开放:信息产业兴衰定律

封闭总在杀死开放:信息产业兴衰定律

《总开关:信息帝国的兴衰变迁》这本书是个大胆尝试。从亚历山大贝尔到史蒂夫乔布斯,...[详细]

微软任命纳德拉出任服务器和工具业务总裁

微软任命纳德拉出任服务器和工具业务总裁

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北京时间2月10日早间消息,微软周三宣布,已经任命在线...[详细]

东软曹鹏:SOC防护不做“救火队”

东软曹鹏:SOC防护不做“救火队”

红红火火过新年,新春刚刚过去,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过后才是新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详细]

捧牢乌纱帽 丢了博士帽

捧牢乌纱帽 丢了博士帽

古滕贝格 施蒂芬妮 世界 人物 人物 当地时间23日,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宣布,收回先前授...[详细]

周鸿祎:商业新秩序仍需要持续不断创新

周鸿祎:商业新秩序仍需要持续不断创新

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10年度观察家年会于2011年1月15日北京举行。360公司董事长周...[详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