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第一种计算机病毒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让用户不得不应对软盘好像出现了问题,已完成工作成果却突然丢失以及查询令人费解的信息到底来自何处之类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光阴似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病毒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地缘政治武器库的组成部分。而依然非常神秘的超级工厂病毒,则让所有人都认识到网络病毒和蠕虫在高风险博弈中的强大作用。
在病毒技术发展之路上,上亿台系统遭遇感染的事故频频发生,这给生产和运营方面带来了总额超过数十亿美元的巨大损失,也让防恶意软件产业成为信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现在,病毒依然没有显示出会消亡的迹象;实际上,也许永远都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但对于希望认识数字世界技术和文化的人来说,了解恶意软件的发展历史存在着迷人的独特魅力。
1、大脑病毒(1986年)
尽管看起来象科学幻想小说,但所有这一切却属于完全真实的事件。两名来自巴基斯坦的软件程序员巴西特和阿姆贾德·法鲁克·阿尔维对人们任意复制自己产品的不法行为感到非常恼火,因此就开发出一项可以干掉非法副本的功能。但由于在设计应用时就存在缺陷;结果导致该防拷贝软件可以复制自身,并且在实际运行时也这样做了。
作为第一种流行范围覆盖了全球的计算机病毒,大脑采用的攻击方式是破坏软盘引导区。一旦受感染软盘被插入到计算机的驱动器上,大脑就会进入到系统内存中,从而实现继续感染新插入软盘的目标。
为了向受到感染的计算机提供清理服务,两兄弟在病毒中留下了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等联系信息。后来,他们对病毒导致的破坏如此之大而表示了遗憾。
2、圣诞树病毒(1987年)
小小的设计缺陷,就可以让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变成了危害极大的武器。圣诞树病毒的可执行文件是一个采用扩充重结构化执行程序语言(Rexx)开发的脚本,原始功能只包括了两件简单的事情:利用文字来绘出一棵圣诞树图案,并将副本发送给接受者电子邮件列表中的所有联系人。
它起源于欧洲学术研究网络(Earn),并很快传播到美国同行国际学术网上。接下来,感染的系统又波及到了IBM内部网络VNET,这让它得到了公司无比巨大地址簿的全面支持。
由于该蠕虫只能运行在IBM大型机环境下,因此,其它网络并没有受到波及。在被清除出整个网络之前,它在国际学术网上肆虐了六天的时间,在VNET上则仅仅流行了四天。
3、莫里斯蠕虫(1988年)
1988年,作为第一种利用互联网传播到全球的恶意软件,莫里斯蠕虫或者说大蠕虫感染了网络全部6万机器中的6千台。
时为康奈尔大学学生的罗伯特·莫里斯(如图)宣称自己开发的蠕虫病毒并不具备破坏力,运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测试互联网的实际规模。但其它人对此观点表示出反对意见,认为该蠕虫利用到Unix系统潜在的安全漏洞,并且采用了隐蔽状态下进行传播的方式。
由于该蠕虫复制速度比自身需要快得多,所以,经常会导致多次感染机器的情况出现。这让进行有效拒绝服务攻击变得非常容易,因而,它被认定为属于存在威胁的应用。这让莫里斯成为依据1986年美国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定罪的第一人,该事件还导致了第一家计算机应急相应团队协调中心CERT/CC的建立。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