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了私家车,推销车辆保险的电话就铺天盖地;刚生完孩子,推销奶粉和婴儿用品的电话如“约”而至;刚办了银行卡,各种理财的短信息就接踵而来。日趋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使得个人隐私成为“公开的秘密”,骗子们的口头禅从过去的“猜猜我是谁”变为现在的“我知道你是谁”……
今年全国“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关注了公民信息安全这一热门话题,并建言立法保护公民信息安全。实名制时代的到来加剧了公民信息泄露的风险,但我国保护公民信息的专门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却迟迟没有出台,泄露个人信息的非法行为无法追究,当事人的损失也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代表委员纷纷呼吁,当务之急是要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步伐,在我国尽快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宁夏区委会主委孙贵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认为,我国应该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全国政协委员姚爱兴提交了关于《加快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立法》的提案,认为应该通过立法在我国尽快建立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制度,为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和隐私安全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徐龙和廖仁斌建议,要加快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工作,全面系统地明确相关各方的法律权利、责任与义务。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收集、处理、传输、利用个人信息越来越简单,信息网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信息及隐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目前,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专门收购和买卖个人信息的“生意人”或中介机构,信息交易呈现专业化、行业化特点,个人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等一些属于隐私范畴的“个人数据”成为他们兜售的商品。个人信息的泄露渠道更是多种多样:商家通过问卷调查、会员登记等方式收集用户信息;消费者在就医、求职、买房、买保险,或办理各种银行卡时填写的个人信息被出售;网络登录申请邮箱、注册进入聊天室或论坛时填写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搜索或链接;物业泄露业主信息等等。可以说,目前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以至于买了车,就会接到车险推销电话,办理了车险,人寿保险电话又来了;办了银行存款,又有人推销各种理财产品;网络流行的“人肉搜索”,让公民个人信息无处藏身。
如何应对这种隐私泄露现象?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虽然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都有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原则性规定,但是在变化多端的侵害行为面前,这些规定往往显得过于粗疏和笼统而缺乏可操作性。同样《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相关规定也比较笼统。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个人信息被泄露乱象得以滋长,现实中让人难以容忍的骚扰更多的是那些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侵权行为,致使一些非法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认为,虽然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有所涉及,但这些规定零散地分布在各部法律之中,相关保护条款内容不集中、阐述不清晰、适用不明确、范围受局限、处罚不具体,可操作性差。没有单独的信息安全立法,无法对之形成规范和约束。
面对这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提议,首先,应加快个人信息安全立法促使相关机构及企业对用户的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隐私权保护提出严格的要求。其次,立法应该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公民身份体系并逐步推动网络实名制的真正实施。第三,立法应该建立信息安全产品安全审查和管理制度,应严格控制带有安全隐患的产品进入政府供应链。同时,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国内相关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和应用。另外,针对黑客行为等网络安全威胁,需要加快修订法律、量化定罪量刑标准,加大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国人大代表孙桂华也认为,如果人们普遍对个人信息没有安全感,很可能拒绝任何信息处理或提供虚假信息,结果很可能是严重制约了社会信息的自由流动。
个人信息安全,呼唤立法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