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日前刊文说,涉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中外合资营销公司罗维邓白氏,在被央视曝光后,随即被警方控制并接受调查。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没有媒体的调查与曝光,相关管理机构是不是对此一无所知?中国要打赢这场个人信息安全保卫战,不能只靠媒体,需要整个商业环境的净化,让不规矩的业者被彻底淘汰。
文章摘编如下:
涉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中外合资营销公司罗维邓白氏,在被大陆央视曝光后,随即被警方控制并接受调查,相关数据部负责人已被刑拘。据最新案情进展,有别于之前此类案件的个人犯罪性质,警方已将其定性为有组织的“单位犯罪”。
罗维邓白氏上海公司号称“拥有中国中高端消费者的相关数据超过1.5亿条”,其主营的是依靠精准的个人信息数据库,对目标客户进行广告营销。但令民众气愤的是,虽然明知违法,该公司高层仍授意员工对所收集的个人信息进行“二次贩卖”,并召集律师研究以规避法律制裁。
在“罗维邓白氏们”的灰色运作下,个人姓名、职业、地址、出生年月、电话、车牌号,甚至是房产信息、资产情况、消费状况等一系列重要的公民隐私,都成为流通在商业世界中的“公开秘密”,更成为犯罪分子明码标价、公开兜售、谋取私利的商品。
于是,信息被暴露的个体,不仅频频遭到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的狂轰滥炸,接到推销红酒、房子、保险、培训、办卡、中奖各种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甚至还可能遭受 银行卡资金突然离奇“蒸发”、信用卡被盗刷等物质损失。诸如此类的经历,几乎已成为现代社会每个普通人的“家常便饭”。正常生活被干扰的无奈与焦虑,个人 隐私“被窥视”的压力与不安全感,在整个社会间弥漫。
如今,罗维邓白氏公司这只“出头鸟”被曝光、被调查,可谓大快人心。但这无疑仅是个人 信息安全保卫战的开始,因为罗维邓白氏公司显然只是整条灰色利益链中的一个节点,往上侦查可揪出那些非法供应公民数据的银行、保险公司等卖家,往下侦查则 可截获二次榨取非法数据价值的买家。
更大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媒体的调查与曝光,相关管理机构是不是对此一无所知?这家成立已11年的行业 “领军者”,又是如何在监管机构眼皮底下茁壮成长的呢?如果没有对全行业的严格管理,只是在出事后予以惩罚,那么,处罚罗维邓白氏既无法震慑其他“后来 者”,也不可能带来个人信息安全的环境改善。
中国要打赢这场个人信息安全保卫战,需要整个商业环境的净化,让不规矩的业者被彻底淘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