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天我的照片意外出现在某个网站上,我会吃惊,如果是标有我名字的偷拍照片,或者有让人难堪的情景,我会愤怒。”这种用户的自然反应,让很多互联网公司对人脸识别应用变得有心无力。
去年,拥有5 亿用户的Facebook 自动识别照片人物的应用,一经推出就引发了新一轮隐私泄露担忧的争论,以至于国内很多社交平台的高层提到人脸识别的第一反应就是“隐私问题”。也因此,互联网公司推出人脸识别应用的第一个考虑就是保护用户隐私,譬如腾讯选择公众人物的明星脸,譬如网易选择先在安全领域沉淀技术,再譬如Google 在“寻找我的脸”这项技术上最引以为傲的保护用户隐私设计。
事实上,Facebook 最受人诟病的就是,系统在有新照片上传时自动分析人脸,这样的系统还引发一系列的个人识别信息,如果通过Facebook 数据库电子邮件可与照片相互关联,就可能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另外由于相片标示或标记功能就像是在实体照片的背面写上照片中的人物,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容忍系统在未经允许情况下自动开启人脸识别功能的行为。
Google+ 产品顾问Benjamin Petrosky 曾在一个由华盛顿联邦贸易委员会(FTC) 举办的人脸辨别政策研讨会上强调,保障隐私权一直是“寻找我的脸”功能设计考虑的重点。不同于Facebook 会要求用户对朋友邀请人进行互相加入的动作。Google+ 的用户可以把某个朋友纳进社交圈,但这位朋友可以不必把邀请人也纳入其社交圈中。不互加社交圈的功能会提高Google+ 搜索及标示朋友的困难度,如此一来用户就不用担心自已会被Google+ 的朋友标示在照片里了。Google+ 产品顾问Petrosky 指出,通过Google 演算法,它能够分辨这个社交圈用户之间是否有真实联系,另外,相片标示对象若非社交圈内的人,还需要取得被标示者的同意是否愿意被标示才能公开。
因此,人脸识别更适用于范围比较小的特定范围的社交,比如参加某个展会,用户提前把人脸和信息登陆进去,这样在展会上碰到一个陌生人就可以通过手机对准他进行识别,同时他的信息也实时展现出来。同样的人群识别也适合与展会同样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小范围社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