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可能会将大量的数据传回分析系统中。在一些系统中监听特定的数据包会产生大量的分析数据流量。一些系统在实现时采用一定方法来减少回传的数据量,对入侵判断的决策由传感器实现,而中央控制台成为状态显示与通信中心,不再作为入侵行为分析器。这样的系统中的传感器协同工作能力较弱。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处理加密的会话过程较困难,目前通过加密通道的攻击尚不多,但随着IPv6的普及,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3.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产品(HIDS)通常是安装在被重点检测的主机之上,主要是对该主机的网络实时连接以及系统审计日志进行智能分析和判断。如果其中主体活动十分可疑(特征或违反统计规律),入侵检测系统就会采取相应措施。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优点: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对分析“可能的攻击行为”非常有用。举例来说,有时候它除了指出入侵者试图执行一些“危险的命令”之外,还能分辨出入侵者干了什么事:他们运行了什么程序、打开了哪些文件、执行了哪些系统调用。主机入侵检测系统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相比通常能够提供更详尽的相关信息。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通常情况下比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误报率要低,因为检测在主机上运行的命令序列比检测网络流更简单,系统的复杂性也少得多。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可布署在那些不需要广泛的入侵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台之间的通信带宽不足的情况下。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在不使用诸如“停止服务” 、“注销用户”等响应方法时风险较少。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弱点: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在我们需要保护的设备上。举例来说,当一个数据库服务器要保护时,就要在服务器本身上安装入侵检测系统。这会降低应用系统的效率。此外,它也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安全问题,安装了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后,将本不允许安全管理员有权力访问的服务器变成他可以访问的了。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依赖于服务器固有的日志与监视能力。如果服务器没有配置日志功能,则必需重新配置,这将会给运行中的业务系统带来不可预见的性能影响。
全面布署主机入侵检测系统代价较大,企业中很难将所有主机用主机入侵检测系统保护,只能选择部分主机保护。那些未安装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机器将成为保护的盲点,入侵者可利用这些机器达到攻击目标。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除了监测自身的主机以外,根本不监测网络上的情况。对入侵行为的分析的工作量将随着主机数目增加而增加。
4. 混合入侵检测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产品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产品都有不足之处,单纯使用一类产品会造成主动防御体系不全面。但是,它们的缺憾是互补的。如果这两类产品能够无缝结合起来部署在网络内,则会构架成一套完整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综合了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两种结构特点的入侵检测系统,既可发现网络中的攻击信息,也可从系统日志中发现异常情况。
5. 文件完整性检查
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检查计算机中自上次检查后文件变化情况。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保存有每个文件的数字文摘数据库,每次检查时,它重新计算文件的数字文摘并将它与数据库中的值相比较,如不同,则文件已被修改,若相同,文件则未发生变化。
文件的数字文摘通过Hash函数计算得到。不管文件长度如何,它的Hash函数计算结果是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与加密算法不同,Hash算法是一个不可逆的单向函数。采用安全性高的Hash算法,如MD5、SHA时,两个不同的文件几乎不可能得到相同的Hash结果。从而,当文件一被修改,就可检测出来。在文件完整性检查中功能最全面的当属Tripwire,其开放源代码的版本可从www.tripwire.org中获得。
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的优点:
从数学上分析,攻克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不可能的。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是非常强劲的检测文件被修改的工具。实际上,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是一个检测系统被非法使用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可以配置成为监测系统中所有文件或某些重要文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