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公安部统一部署北京、河北、山西等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动,摧毁覆盖全国、涉案人员众多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网络。
“卖家”中不仅有工商、银行、保险公司这样的内部行政人员充当“掮客”,而且也有所谓的信息资源公司这样的机构暗中操作,一条巨大的黑色利益链条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客户资料本属于“内部机密”,这些信息之所以频频泄露,一方面在于工作人员的从业道德失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有关行业和部门在信息安全管理层面上技术手段和监管措施的缺位。
无论是就医、购房、购车,还是买保险、办理金融业务等,需要登记客户个人信息,这本无可厚非,但对于客户的信息安全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又该实行怎样的管理,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铁路部门的经验值得借鉴。火车票实名制的实行,一度使铁路成为了拥有最大客户群体资料的部门,但如何确保信息安全也是一个问题。虽然车票上身价证号码部分被掩盖,但二维码通过技术手段仍可甄别出个人信息。基于保护乘客个人信息安全的考虑,铁路部门对二维码再次进行升级优化,加密后的二维码具有高防伪性,为乘客的个人信息再次追加了一道安全屏障。其实相关部门完全可以效仿铁路部门的做法,对客户资料设置级别和权限,不让工作人员随意“染指”,让不法之徒无空可钻,真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当下,打击个人信息泄露行为仍处于查处难、取证难、维权难的境地,相关部门仍要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和查处力度,深挖背后的利益链接。同时,作为公民,也须增强个人保护和维权意识,妥善保护好个人信息,切断安全信息泄露的源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