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盛,现在许多的利益团体也盯上了移动终端这块“肥肉”。
据一些消费者反映,新买的平板电脑一开机,竟然有20多个应用程序在机主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运行着,莫名耗费流量不说,其中不少还有泄露个人隐私安全之嫌。
而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些顽固的应用程序根本就没法删除。用户体验差,手机厂商却屡试不爽,究其原因,还是商业利益在背后作祟。
删不掉的恶意软件
关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内预置大量“流氓”软件无法删除的问题,媒体屡次报道,但这样的情况却依旧未见好转。
流氓软件猖獗
小李是个电子产品达人,前不久他购买了某品牌平板电脑,但是使用没多长时间就发现流量走得快。一次他打开任务管理器,发现里面竟然有20多个应用程序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运行,他只好依次关闭。可第二天开机后再检查,发现这些应用还在运行。
小李疑心这些程序就是消耗流量的罪魁祸首,于是就特意做了测试,打开机器后不做任何操作,1个小时后,通过360和金山对流量进行监测发现,“1个小时内莫名就消耗87.9K的流量。”同时,杀毒软件也提示他,有29个软件涉及读取通讯录中联系人号码,12个软件涉及读取短信内容及方式,“其中大部分是预置的。”
后来,小李几次尝试卸载这些软件,但无论如何都卸载不了。为此,他致电客服,对方承认这些软件是平板电脑出厂时就预置的,如果用户想要完全删除就只能刷机,但刷机后,他们就不再对这部机器予以保修。
据记者了解,这种情况其实相当普遍,即使是大品牌的智能手机和平板都有内置不可卸载的软件。
预装软件背后的巨额利润
“最初手机厂商在手机内预装免费应用,尤其是热门应用目的是为了服务消费者,为手机制造卖点。”说起移动智能终端预置软件,一位来自摩托罗拉的内部人士表示。
但是后来,这一做法有些变质,逐渐成为厂商谋取利益的手段,而用户的体验则越来越差。“在手机平台上预装应用程序,厂商是要向应用推广方收取费用的,所以手机厂商很难放弃。”这位人士说道。
事实上,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预置应用的收费逐渐水涨船高。一位从事手机应用开发的专业人士向记者透露:“某国内知名电商,推广其手机客户端。在其推广期内,用户每从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中有效下载一次,厂商就会有0.6元的结算。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一些知名手机厂商一年销售量在几千万台,从预置软件中获得的收益就相当可观了。”事实上,无论是大小品牌的手机厂商,还是山寨机都与应用开发者有合作,有些厂商甚至为预置应用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纳入业绩考核。
对于这一切,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该怎样维权?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刘春泉律师表示,对于手机中预存流氓软件的行为,消费者可以起诉厂商欺诈,“根据《民法》规定,隐瞒真实情况和故意告知虚假情况,都属于欺诈,那么像手机厂商在售出手机时并没有告知手机中已经安装了无法卸载的软件的行为,完全可以算是欺诈行为中的一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