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接到个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说是要向我推销联通资费优惠套餐,会不会是诈骗?”近日,市民雷先生向南都记者反映,最近有关电信诈骗案的信息满天飞,所以接到这种电话时特别小心。后经记者向本地联通公司核实,这确实是推销业务的电话而非诈骗。但由此可见,如今电信诈骗对人们的影响已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这并非坏事,至少意味着人们的警惕性变得更高,也更关注电信诈骗问题,使不法分子“得手”的几率大大降低。特别是明星汤唯遭遇电信诈骗被骗21万元的事,使得电信诈骗一夜之间横跨社会、娱乐、经济等多个版面,关注人群不断扩大。
年关将至,有人期待着与家乡的亲友见面,有人怀揣着临近放假的喜悦,心情往往比较放松。实施电信诈骗的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这种心态,想着“趁虚而入”敲上一笔,过个肥年。所以近来有关电信诈骗的案件频频见诸报端。因此,除了收到陌生电话和信息时多个心眼外,了解电信诈骗的手法和被骗者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
“重点”
电信诈骗的起因与创新
信息业金融业高速发展的背后
随着我国金融业和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流和支付手段变得多样化,也越来越便捷。过程中,政府端和产业端都在严防漏洞的出现,但这需要过程,其间难免会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所以这些年来,通过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迅速在国内发展蔓延开去。这些行为主要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作为媒介,再通过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
例如,不少人都接到过类似这样的电话或短信:“您好!您有一张法院传票没有领取……”:“您的X X银行信用卡在X X时间消费额X X元,请致电X X查询细则……”:“你的家人X X遭遇车祸,现在医院抢救需要住院费……”等等。
后面的过程则大多是通过一些言语上的诱导,让目标人物去银行汇款。或者登录一个看上去像是银行网站的页面,通过输入账户和密码,套取关键信息实施诈骗。
伪基站带来的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政府和媒体不断就防范电信诈骗问题进行宣传和指导,但自去年出现“伪基站”后,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伪基站”,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或端口号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垃圾短信息,对正常的移动通信和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正因为伪基站技术,不法分子可以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冒充为银行、运营商客服热线,甚至110等号码,大大增加了市民的辨别难度。
不过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伪基站”问题慢慢得以解决。以广东为例,截至20 13年12月8日,全省公安机关共抓获114人,刑拘9 9人,逮捕41人,缴获伪基站设备75套。
不久前在深圳,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9名利用伪基站进行诈骗活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并最终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提起公诉。11月26日下午,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正式对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据了解,这是广东省首例伪基站犯罪公诉案件,意味着全省打击伪基站专项行动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剖析”
诈骗背后的心理战
激发你的感性情绪
无论是诈骗短信还是诈骗电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看上去超出你想象的事情来突出内容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让你产生兴奋的情绪。比如“家人遭遇车祸”、“儿子扫黄被抓”、“信用卡消费30000元”、“收到违禁物包裹”、“抽中苹果(549.18, 8.51,1.57%)电脑”等等。
你也许会认为,现在一看到这种短信,就知道是诈骗,不会再上当。但我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庞大,即便是十万分之一的人相信不法分子的电信诈骗桥段,也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因此,如果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短信和电话的人,大多数会出现震惊和紧张的情绪。无论是中奖的喜悦还是银行卡被盗刷的恐慌,都是感性超越理性的情绪,而这种情绪正是实施诈骗的不法分子最希望获得的效果。
接下来,人们往往会急于寻找解决方案,但实施诈骗的这些理由往往只有唯一的解决方案。比如中奖需要联络对方领奖,信用卡盗刷要打电话到银行确认。此时不法分子就能顺理成章地扮演诸如银行、法院、电信运营商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你提供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