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淘宝,发红包,订机票……当我们享受着网络给予的便利时,却浑然不知个人信息随时都可能遭遇泄露或被窃取。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从12306信息泄露、携程信息泄露,到近期江苏省公安厅曝出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安全隐患事件……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成了百姓最关注的问题。
数读
信息安全黑洞 让人触目惊心
根据国内最大的补天漏洞响应平台上收录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已知漏洞就可导致23.6亿条隐私信息泄漏,包括个人隐私信息、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商业机密信息等。
导致大量数据泄露的最主要来源是:互联网网站、游戏以及录入了大量身份信息的政府系统。
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漏。
目前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泄露都是冲着“钱”去的,下一步金融、网上支付等将成为重灾区。
另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站安全报告》显示,在接受360网站安全监测平台扫描的164.2万个网站中,存在安全漏洞的网站为61.7万个,占扫描网站总数的37.6%。其中,存在高危安全漏洞的网站共有27.9万个,占扫描网站总数的17.0%。
2014年全年,360网站卫士共拦截各类网站漏洞攻击7.0亿次,增长约4.8倍。目前超过37%的国内网站存在漏洞,利用网站漏洞的攻击以近5倍速增长,网站信息泄露的风险越来越大。提醒 个人信息泄露 看看这些危害。
1、垃圾短信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据悉,有不法分子利用基站作为发送中心,每10分钟可发送1.5万条。2、骚扰电话接二连三: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经常被陌生人打来骚扰,你不找他们,他们也会自动找上门。3.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多以推销为主,还是些乱七八糟的广告。4、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你的个人信息,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5、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干些坏事,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依据身份信息找到你的头上。
6、不法公司前来诈骗:不法公司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编出些耸人听闻的消息,让你在慌乱中上了骗子的当。
7、冒充公安要求转账: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公安部门,报出你的个人信息,提醒你某个账户不安全,要你转账,借机窃取账户信息。8、坑蒙拐骗乘虚而入:因为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他们可能会冒充你的朋友、同学或亲戚,甚至坑蒙拐骗、以假乱真。
9、账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账户,重新补办一张卡提现。10、个人名誉无端受损:“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会牵连上你。
防范 增强保护意识 自我规避风险自2015年3月15日起施行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明确规定,经营者违反正当、合法、必要原则,未经消费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所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由工商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从个人角度来讲,想要规避隐私泄漏风险,首先要提高个人账号密码复杂度,尤其是涉及支付类网络服务的账号密码,要使用非常用密码,对能够进行多重密码保护的账号尽可能地完成多重保护操作;其次是下载软件或手机应用时,要选择正规下载站点或应用商店,尤其是Android用户,不要随便安装不明应用,对于安装的手机应用服务,可查看设置权限,禁止获取不必要的个人数据信息。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