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老百姓接触互联网以来,中国互联网经历了20年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然而,我国个人互联网使用的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总体网民中有46.3%的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在安全事件中,电脑和手机中病毒或木马、账号或密码被盗情况最为严重,分别达到26.7%和25.9%,在网上遭遇到消费欺诈比例为12.6% ,49.0%的网民表示互联网不太安全或非常不安全。遭遇帐号或密码被盗、消费欺诈等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各类信息泄露事件的曝光,严重影响到网民的网络安全感知。
网络诚信问题的产生,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而出现的。互联网上的各种不诚信现象,严重损害互联网诚信环境,影响互联网健康发展;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切和忧虑。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我们应该知晓如何正确发挥网络的正面效用,并避免其负面影响。正确的使用网络技术而不是利用其制造危害,诚信问题的产生呼吁网络诚信规范制度的建立。
网络诚信的维护,需要政府、企业、网民三方群策群力,政府要不断创新网络安全的监管机制和管理方法,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全体网民应致力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提高对网络虚假有害信息的辨识和抵抗能力,共建安全诚信的网络环境。
作为普通的网民,我们要行动起来,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培养诚信素养,做到不发布虚假信息,不热衷于哗众取宠吸引点击,不传播赌博、淫秽色情的低俗信息,不推崇情绪化和非理性行为,不设置消费陷阱,不运行非健康网络游戏,不发布虚假广告,不破坏电子交易规则,不传播网络病毒等行为。规范个人言行,守住诚信底线,共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为自己也为社会营造出安全、稳定、可靠、有序的网络环境,形成诚信规范的网络秩序,让网络诚信伴我们一路前行。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