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躺在保育箱内,旁边的贴纸上,“姓名”、“年龄”、“诊断病情”、“入院日期”等信息一览无余。近日,安徽大量新生儿的住院视频,出现在了一家商业视频网站上,引发网络热议。
某视频网上名为“安徽妇幼论坛”的视频用户上传了5767个新生儿视频
视频里能清晰地看到孩子,还能看到保温箱上的信息
按照医院方面的回应,这些婴儿信息不加任何处理的出现在了商业网站,与自己并没多大关系。采取网上新生儿视频探视,是方便家长的免费公益项目,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而视频流出系“黑客攻击”。此种回应完全把自己摆在了一个无辜者的角色上,但涉事医院作为婴儿信息采纳的主体,现在信息在他们手上发生了泄露,显然都具有管理不当的责任。
更何况,其它医院的新生儿视频探视多是在医院官网进行,而涉事医院将这一服务“外包”给了一家资质不明、且网站名极具“误导性”的商业网站,这其中是否存在着利益关联,实在让人生疑。据记者查证,这家名为“安徽妇幼网”的商业网站系以私人名义注册,所属注册服务机构系浙江一家网络公司。而通过反向搜索注册信息中留下的联系方式可知,这家公司使用同一联系方式,还注册了至少6个域名。
诸如网上新生儿视频探视这样的服务,无疑也是信息技术进步的一种成果体现。但包括这次事件在内的诸多案例都表明,一旦个人信息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保护得不到相应的管控,就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今天,说个人信息的泄露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恐怕并非言过其实。你无法判断,你在快递、出行、买房、就医等等“消费”上所“支付”的个人信息,到底会经历怎样的“奇幻漂流”,但几乎无处不在的“骚扰”电话,却在告诉你,你的信息被他人知晓和利用的概率,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当我们憧憬信息社会的美好前景,沉浸于享受信息技术进步给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时,诸如一张被“意外”曝光的婴儿照片,一个对你进行“精准营销”的电话,都让你不得不正视信息技术进步的“另一面”。可以说,在当前,个人的安全感来源,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表现在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上。
个人信息存在的安全阴影,其实还不只是个人的安全感问题。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在谈及国家应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时就提到,如果没有隐私保护,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上网,也不愿意推动“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这对于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也会有不利的因素。
然而,现实层面的个人信息保护行动却出现严重滞后,呈现出日益明显的“破窗效应”。比如2003年,我国就开始起草《个人信息安全法》,并于2005年提交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意见稿,但十年过去却依然止步于此。虽说2012年,工信部直属的中国软件测评中心联合30多家单位起草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并提出“最少够用原则”、个人信息用后应立即删除等要求,但由于指南并非国家强制性标准,其效力可想而知。
刚出生的婴儿,其个人和家庭信息即在网上被一览无余,这其实很像当下社会个人信息安全状况的一则隐喻:我们是否已经步入了一个一出生就不得不活在“透明”世界的时代?在一个个人信息保护“失控”的社会,我们又到哪里获得基本的安全感与隐私?个人信息保护的“破窗效应”应当被打破了。
(责任编辑: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