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了,扫码了,扫码注册送礼品。”相信这样的吆喝你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也许你会因为礼品的诱惑扫码注册,但你是否想过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合规的平台,你的个人信息是否会因此而泄露,从而致自身陷于危险之中。
网络在带给用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用户隐私作为关乎用户切身利益的一环,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重重威胁。我们的隐私在互联网时代有点过于暴露,而隐私曝光的原因很可能与你的上网习惯息息相关。
第一枪:“性格标签”刷爆朋友圈
前不久,小编的微信朋友圈被刷屏,刷屏的信息是一张图片,图片为黑色背景,中间写着“我是XXX”名字周围用彩色字体写着各种性格词语,譬如“冒险家”“重感情”“技术宅”等词汇,整张图设计的很吸引人的注意力,最下方有一个微信二维码,扫码关注即可在线制作自己的“性格标签”。
▲“性格标签”刷爆朋友圈
小编当初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关注了微信号,认为这不过是公众号吸粉的一个手段,但当我制作自己的标签时发现了问题,制作标签需要提供就自己的姓名和出生日期,这些是用户最基本的隐私问题,对方完全可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结合微信个人资料对用户进行诈骗,鉴于这种担忧,小编打消了自己的好奇心,果断取消关注。然而之后的报道是令小编震惊的“7月14日起,该公众号涨粉百万,阅读量迅速突破100000+,点赞量接近9000个,评论将近5万次。”而在7月16日,该公众号因“诱导分享”被微信限制功能,其制作图片的链接也因诱导分享被屏蔽。从数据可以看出来本次中枪的人不在少数,不要等自己的隐私泄露出现问题才后悔莫及。
第二枪:“口袋妖怪”卖萌套隐私
小精灵一直是可爱的象征,本月初任天堂等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游戏“口袋妖怪GO(Pokemon Go)”在全球掀起了热潮,用户使用GPS来捕获周围的口袋妖怪,并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进行增强现实体验,让这些口袋妖怪仿佛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中一样,正因为这种真实地游戏体验,Pokemon GO在短短19天内下载量就达到了5000万。那游戏后保的背后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说的是Pokemon Go目前为止并没有全球发布,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玩家暂时无缘官方正式版本游戏,众多的不法分子利用玩家的这一需求,对游戏进行了恶意调整,诞生了众多的下载渠道,如果通过这些渠道下载了游戏,那恭喜你,中枪了。这些更改的软件极有可能被植入木马,你的隐私也因此存在泄漏的风险。
即使是下载了正版的官方游戏,也并不会因此幸免于难。迫于某些问题,该游戏必须要求玩家同意获取自己的谷歌帐户的所有权限之后才能进行游戏,尽管官方一再表示口袋妖怪获取的仅是谷歌帐户如用户名和电子邮件等基础信息。但归根到底这还是一条不合文的霸王条款,谁也无法保证玩家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再有就是游戏机制的问题,Pokemon Go是一款基于谷歌地图将真实世界作为游戏场地,玩家因为任务可能会游走于各种场地,不少玩家因痴迷游戏发生事故,车祸、被当贼误捉,也引起了很多业主的不满,有的玩家甚至因此遭到业主枪击驱赶,即使你不注重自己的隐私问题,命还是得要的吧。
第三枪:大麦网遭撞库攻击 损失过百万
如果说前两个案例是针对用户,那这一枪是瞄向企业的,本月中旬,有微博网友称遭到自称“大麦网工作人员”的诈骗电话,并直接造成了7.6万元的财产损失,随后又有网友纷纷跟帖表示有相同经历,据统计,截止目前为止已有39名大麦网用户受骗,造成财产损失147.42万元,单人受骗金额最高近10万元。
▲大麦网关于用户诈骗的后续声明
大麦网在7月15日发表声明,对受骗用户所造成的损失表达了歉意,并表示“绝不会对外泄露任何用户信息”,本次用户信息是因为遭遇撞库而被窃取,此外还表示称大麦网技术团队已对全平台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全面升级信息安全级别。
所以说在我们自身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企业也要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负责,加强平台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用户个人信息被窃取而使用户蒙受损失。
总结
上述三个案件只是隐私安全事件的冰山一角,隐私安全关乎用户的切身利益,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需要客户自身增强安全防护意识,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随意公示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作为运营方来讲,企业应该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加强防护措施。只有做到用户和企业协同防护,才能避免在隐私泄露事件中躺枪。
(责任编辑: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