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开端,学校1928年创建于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3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教学人员16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800余人;有兼聘院士及兼聘特聘教授2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名,入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席教授9名,入选安徽省“百人计划”2名,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3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3名,入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8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2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5851人,本、专科生21544人。
学校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26个院(系、部),84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国家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有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设有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和地方建设输送近20万名优秀毕业生。学校分别与16个地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科技合作协议,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12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是外交部选拔录用公务员定点高校,为外交部输送了众多专门人才。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0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的巴库大学合作设立孔子学院,成立国(境)外“中国中心”3所。
学校目前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一流,已成为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的指引下,一代代安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使得学校的建设发展不断向前推进。面向未来,安徽大学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正朝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安徽大学信息安全专业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在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学院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注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坚持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科优化,突出学科优势,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坚持对外合作交流,保持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密切联系。
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四个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在编教职工83人,70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37人,35岁以下占45%。教师中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
学院现有各类在校全日制学生1900余人,其中博士生25人,硕士生近300人,本科生近1600人。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国际和国内数学建模竞赛、模拟机器人足球赛、ACM软件设计大赛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比赛等多项科技活动,获得国际国内奖项十多项。
学院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发挥全院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与科研水平,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学科及学位点建设
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建有“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电力系统红外图像安全监控网络平台” 和安徽省“工业图像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设有“安徽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及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硕士和“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的招生资质;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四个本科专业。
科研成果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院教师的科学研究先后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200篇。研发的电力系统红外图像故障分析系统已在安徽省电力部门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7月,我院“电力系统红外图像安全监控网络平台”入选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我院学术科研对安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
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院注重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术交流,建立并巩固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的交流与联系。先后与英国York大学、英国Greenwich大学、美国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加拿大Alberta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澳大利亚Swinburne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中兴大学、英国电信( BT)公司、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和单位建立合作,逐步扩大交流范围和深度,为学院的发展寻求更为广阔的空间。
学院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为学院的兼职教授,积极主办、承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聘请英国York大学Edwin Hancock教授,台湾Chin-Chen Chang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IEEE的通信学报副编辑惠荣庆和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瞿研真为安徽大学兼职教授。聘请加拿大Alberta大学沈善普教授(海外知名学者计划9名入选者之一)和澳大利亚Swinburne大学杨耘教授为特聘兼职教授。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4+1”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我院特聘教授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Chris H.Q. Ding教授(数据挖掘方面世界顶级权威专家)成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安徽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设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网络工程系中。学制四年,旨在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2012年,安徽大学共计划招收5600名学生,其中本科5100人,中外合作办学专科500人。在这5600个计划中,有4020个计划投放在本省,剩余计划投放到了其他27个省市。中国教育在线从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中了解到,2012年,安徽大学新增了“地质学”“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3个本科新专业,新增的信息安全专业今年计划招生60人,其中在安徽招44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知识,网络通信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熟悉信息安全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及法规,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初步训练的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密码学原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安全、入侵检测与防御、病毒分析与防治及相关实验课程等。
就业去向:国家机关、军事、公安、信息技术企业、邮电、金融、保险、工商税务、交通、学校以及其他涉及信息安全技术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科研、设计、开发、教学、产业、管理和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