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设有94个本科专业,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900余人,副教授12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7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6人、讲座教授3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5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40万名高级人才。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有约300批、1500余人次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我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安全学科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之滨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的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内,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创新、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学院设有6个研究所、1个工程中心,建有11个国家或省部级研究基地,孵化了2个高新技术企业;现有专任教师180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68人;有“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教学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
学院办有3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校本科生1860人,研究生1000余人。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院30余年,已培养本科生近万人、研究生3千余人,毕业生受到各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同时通过承担和完成一大批国家、地方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委托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
学科设置
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
该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存贮技术与系统;集群与网格计算;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
该学科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与数据工程理论及技术;并行与分布式处理;计算复杂性理论;软件方法学;中间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该学科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计算;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嵌入式系统;多媒体技术;高性能计算。
信息安全学科
该学科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安全支撑技术;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可信计算;信息安全应用技术与方法。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特色:以数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为平台,以信息安全为方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在计算机安全技术,在安全系统的设计、评估、研究和开发等方面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性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访问控制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密码学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安全、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
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开办“华中科技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校际交流班”,其交流模式为“3+1”(即在我校读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读1年)、“2+2”(即在我校读2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读2年),中英双方均互认学分,成绩合格者获两校毕业文凭。
毕业生以扎实的基础、很强的创新能力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供需比长期在1:20以上。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有: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相关领域和行业;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金融、通讯、税务、外贸、工商、交通、海关和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安全策略与安全模型、计算机网络安全、密码理论与密码技术、分布式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
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数据库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安全、分布式环境安全。
硕士主要学位课程:
密码学、无线网络安全、密码学与安全计算理论、现代数据库技术、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安全、分组密码与散列函数、近代密码分析方法、公钥密码、PKI与PMI研究、对等的多域安全互操作、层次式的多域安全互操作、基于信任的分布式访问控制等。
硕士主要选修课程: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数理逻辑、数据挖掘、信息隐藏、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