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学院是甘肃省属的唯一一所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1984年改建为甘肃政法学院,开办普通高等教育。1985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8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取得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资格并开始招生,2010年取得法学、工商管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经过50余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法公安类院校之一。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58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43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975人,体改生88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66人, 其中,专任教师489人,教授、副教授20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11(其中博士7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兼职客座教授221人。
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公安分院、公安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法学、公安学教育优势明显。现有法学、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安全、边防管理、禁毒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知识产权、绘画等3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法学和工商管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法学理论、刑法学等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工商管理、刑事科学技术5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法学、公安学、刑事科学技术3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为首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全国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国家级建设项目。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院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地方院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院校;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公安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法律实验实训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省经济法制研究中心和西北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1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拥有法医DNA实验室等62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共计140余万册。
学校主办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和《西部法学评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学校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多次举办全国学术年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等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3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法学学科得分排名并列第十三名,在西北参评高校中名列第一。
学校立足甘肃,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自建校以来,已累计向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6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85%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分布在西部地区公检法司和全国武警边防、缉毒、消防部队等岗位。
【发展定位和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体战略、发展任务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提升内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新时期,学校将秉承“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坚持“稳定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和“法学创品牌,公安学办特色,法商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努力把甘肃政法学院建设成为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型政法公安大学,努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
甘肃政法学院信息安全课程设立在计算机科学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教学中。
甘肃政法学院的计算机教学起步于1990年初,1994年在原基础课部设立计算机教研室,2001年在原基础课部计算机教研室和数理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科学学院。现学院下设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室、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室、数理研究室、电子技术研究室、计算机实验中心、计算机与犯罪研究中心,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一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2002年被评为学校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一支综合素质好、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有首批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获“甘肃省园丁奖”1人,入选甘肃省“555” 第二层次人才2人,入选甘肃政法学院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2人,入选甘肃政法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师1人。学院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人,全日制本科生325人。
在加强计算机学科建设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近三年来,全院承担各种科研课题10项,其中省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项目5项,主持的各种项目获省级一、二、三等奖近10次;在国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EI收录2篇,其中,国家一级权威期刊8篇、核心期刊20篇;出版教材9部。
学院目前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在充分共享甘肃政法学院的网络系统、图书资料以及其它各种教学资源外,还拥有较先进的教学、实验环境,学院实验中心下设网络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维护实验室和2个微机室,实验室面积约612平方米,实验教学固定设备总金额1,994,174.00元,为我院的教学、科研创造了较好的硬件支撑条件。学院还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建立了新书、样书架,使广大教师能及时看到国内最新的计算机类图书。
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甘肃,面向西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在与学校定位的总体思想保持一致的基础上,遵循社会适应性和持续发展性的办学原则,以专业质量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为发展主线,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性专业人才。
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秉承和发扬学校“崇德明法、弘毅致公”办学精神,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的需要,着眼于国内先进水平,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性专业人才。 “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学院的具体定位为:
目标定位:在学校领导提出的“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和“为国民经济、地方法治建设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以我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科研及师资力量为主,依托学校管理及其他学科教学、科研及师资力量的优势,本着以育人为本,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的目标定位,通过先进的教育模式、网络化的教学管理、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双语化(汉语、英语)的教学语言,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领域和信息产业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应用性人才,逐步把学院建设成为在西部具有一定影响的计算机科学学院。并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将大学生培养为合格的普通劳动者。
类型定位:目前定位为教学型,用十五至二十年时间逐步转为教学研究型,即以教学为主线,提高教学质量;以科研促教学,带动学科进步;以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学院全面快速稳定发展。
层次定位:根据学院目前的办学条件,将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争取研究生教育,从社会对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类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出发,多层次办学和培养人才。
学科专业定位:充分利用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的特长,依托学校管理及其他学科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学院积极探索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打造社会急需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相融合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建构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为主干,管理等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综合交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人才培养定位:突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注重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 为培养方针,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信息时代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相融合与渗透领域发展服务。
师资队伍定位:稳步增加师资数量,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学位比例、高职称比例和外部引进比例,形成一支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计算机科学学院本科专业情况简介
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两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且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研、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该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信息字处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字处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扎实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且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运筹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等。
该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