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一家知名企业的区块链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证监会已对部分区块链企业进行了调研,这也可理解为是一次摸底调查,具体内容涉及各家ICO全过程的信息披露,以及具体做法等。
ICO监管风暴
上述监管行动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8月30日,国内第二大ICO平台ICOINFO在公司官网宣布,从即日起将暂停新项目的 ICO,待相关部门监管政策出台后,按照政策规范开展业务。消息一出,在业界引发强烈反响。
针对狂热的ICO市场,一张监管大网正在织起。
8月31日,一家知名企业的区块链业务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证监会已对部分区块链企业进行了调研,这也可理解为是一次摸底调查,具体内容涉及各家ICO全过程的信息披露,以及具体做法等。
当天,上海和杭州的一家区块链企业负责人也称,“我们也了解证监会调研的具体信息,但更多细节暂时不便对外披露。”
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也行动起来。继北京市网贷协会发布首个ICO红色预警信息之后,8月30日深夜,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金协会)在官网发布ICO风险提示:国内外部分机构采用各类误导性宣传手段,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相关金融活动未取得任何许可,其中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
8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设立互联网金融企业、资产管理类公司、投资咨询类公司、各类交易场所或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及其他组织筹集资金的均纳入调查范围。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云峰律师表示,对于涉及发放股权且进行股权交易的ICO项目来说,其实质为非法发行股票或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或被认定违反《证券法》和《刑法》。
互金协会也表示,由于ICO项目资产不清晰,投资者适当性缺失,信息披露严重不足,投资活动面临较大风险。
上述监管行动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8月30日,国内第二大ICO平台ICOINFO在公司官网宣布,从即日起将暂停新项目的 ICO,待相关部门监管政策出台后,按照政策规范开展业务。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7月份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从ICO平台看,融资金额最多的前三大平台分别为ICOAGE、ICOINFO和ICO365,市场占比分别为30.7%、22.9%和10.6%。其中,ICOINFO平台融资金额位列第二。
“ICOINFO此举应该与平台感觉到压力有很大关系。平台与个别比特币交易大鳄关系密切。比如平台之前发行的几个李笑来的ICO项目融资额过大,已远远超过一个正常项目发展所需极限。”8月31日,北京一家区块链企业负责人分析认为。
“现在,尚不清楚ICOINFO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估计后续可能也会有一批ICO平台跟进暂停业务,我们也在密切观察。”该负责人说。
以ICOINFO为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其参与项目流程十分简单,只需注册个人账户并实名验证、充值数字货币到个人账户以及支持自己认可的项目这三步就可参与,并未涉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条例。
同样,在ICO第一大平台ICOAGE上,没看到任何项目风险提示。
不过,面临监管的层层收紧,作为ICO主要代币的比特币等主流币种似乎并没受到大太影响。据火币网数据,截至8月30日12点,国内比特币价格重回3万元,最高价达30200元。仅8月以来,比特币涨幅达59%、莱特币涨幅达45.6%、以太坊涨幅更高达88.2%。
火币网一位特约分析师表示,目前参与ICO的人群多数是此前参与比特币、莱特币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的投资者。
近期,在ICO监管趋严背景下,部分资金开始从ICO项目退出,并向比特币、莱特币等市场较为成熟、风险相对较小的数字资产转移,造成比特币、莱特币等数字资产买方力量增强。
对此,区块链企业链行CEO张华31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比特币强势很正常,很多ICO是炒空气的项目。但比特币不一样,作为市场最早的应用,有庞大用户数,也被证明相对安全。可以说比特币是区块链项目第一个“杀手级”应用,且有很大的矿机、算力在背后支撑。
张华称,截至目前,国际上,很多地方把比特币作为商品,有些甚至被当做货币,也已经有了与支付相关的应用。相比之下,ICO还只是在初创研发的阶段,的确存在很多泡沫。这些都是与比特币表现不太一样的主要原因。本报记者 何晓晴 广州报道
(责任编辑: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