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世界刮起一阵”整顿之风“,众多互联网产品以更透明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
据中新网消息,9月24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公布微信、新浪微博、淘宝、京东商城、支付宝、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滴滴出行、航旅纵横、携程网首批10款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隐私条款评审结果,评审内容包括其隐私条款、展示方式和征得用户同意方式。当天,恰逢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个人信息保护主题日”。
9月25日,新浪微博、百度贴吧、腾讯也被曝因未尽到管理义务,违反《网络安全法》有关规定而被行政处罚。
你的信息一年至少被泄露5次
近年来,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非法交易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6年通过不同渠道泄露的个人信息达65亿条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人信息被至少泄露了5次。
《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显示:多达81%的人收到过陌生来电,且对方知道自己姓名及单位等个人信息;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另在租房、购房、购车、考试和升学等个人信息泄露后,受到营销骚扰的高达36%。
徐玉玉案是近两年来个人信息安全舆论热度最高的案件。19岁黑客杜天禹利用网络漏洞工具,通过写入木马方式,非法侵入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网站,获取考生个人信息64万余条。此后,这些信息被非法转卖,落入诈骗分子手中,致徐玉玉9900元上大学的费用被骗。
2000余万条有害信息被处置
据相关媒体报道,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和腾讯被其属地网信办重罚,原因涉嫌对用户传播的不健康信息未尽到管理义务。而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需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5日,全国共处置、删除不健康信息2000余万条,30多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包括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直播平台、网络文学、游戏、视频、论坛、应用商店等都在监测范围之内,为期40天的互联网低俗信息专项整治行动收到阶段性成效。
不法分子可利用不健康类APP。今年4月,一款名为“某涩影音”的手机APP在网上蔓延,该软件以播放不健康视频,引诱用户下载安装。短短一个月,该团伙的账单流水就高达上亿元,每天上万人中招。
网络安全需重视,防范是硬道理
1、为个人信息上好“安全锁”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运营者更要为个人信息上好“安全锁”。目前,部分互联网产品已进行整改、提高,改版后的很多条款可减少用户信息泄露风险。
支付宝和微信等均通过弹窗展示隐私条款重点内容及收集信息类型;滴滴出行细化了获取用户信息的具体内容与对应的产品功能,且允许用户做出选择;航旅纵横、京东商城等给予用户撤回同意、删除个人信息、注销号码或账号的权利;百度地图给用户提供设置开关,可以选择记录“导航结束时的位置”,也可以“清空所有足迹”。
2、洁身自好 绿色上网
不健康内容一直是互联网流量的重要入口,诈骗分子往往在不健康类APP内写入病毒代码,一旦安装就会偷偷在后台运行,读取手机联系人,并以机主名义向手机联系人中的亲友发送诈骗短信,要求汇款、转账。
而此类钓鱼网址则会模仿网购、支付平台,诱导受害人输入网银、支付账号、密码等继而盗刷资金账户。
ISEC实验室的老师们建议广大网民安全上网,不在网上暴露自己的核心信息,不浏览不健康网站,不打开不安全网址,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我的安全,我做主”,ISEC实验室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为你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