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15日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等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被收集倒卖等现象突出,侵害着消费者权益。网络消费存在哪些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消费者又该如何防范呢?
资料图:某款视频类APP显示有“监听电话”的权限。中新网 吴涛 摄
部分手机APP过度采集信息
近一年,企业涉嫌过度采集用户信息的热点事件偶发,引起民众和法律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期间,国家相关部门还约谈一些互联网企业,要求其进行整改。
“是否同意服务条款?”这是注册网站账户或下载手机APP(应用软件)时经常遇到的问题,选择“同意”才能进入下一步。对于条款中可能存在的过度采集个人信息问题,很多人感同身受却又无可奈何。
近日,北京市消协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部分手机APP过度收集、违规使用个人信息,可能导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或被窃取。
“有89.62%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APP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41.16%的被调查者在安装或使用手机APP之前不看授权须知等。”报告称。
有研究调查发现,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Android 应用中,以影音娱乐类最多,为 23.4%;娱乐资讯、生活购物、和常用工具类应用并列第二位,均占越界软件总数的13.0%。
网络消费时隐私信息或被泄露
网络消费流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大量采集,一旦泄露就可能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
例如,有人网上订票后收到“机票退改签”的诈骗短信,有人在电商平台购物后收到自称卖家的电话,称订单异常,要求提供银行账号或登录指定链接等。
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指出,主要有三种原因:即拥有个人信息资料的商业机构被外部窃取或内部泄露;技术漏洞所致,造成用户大量隐私内容曝光;用户个人由于信息保管不当,被不法分子获得等。
快递单上,收件人手机号码被部分隐藏。中新网 邱宇 摄
近年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已成互联网企业难以言说的痛。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信息,企业有所行动。比如网购中的物流环节,许多快递公司改用“隐私面单”,不再完整显示收货人的姓名、手机号和地址信息,从而达到加密效果,防止其他人从单子上窃取个人隐私。
不过,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钟林认为,除了隐私面单,快递公司还要防止数据库里的数据外泄、在技术层面上防止黑客入侵等。
个人信息买卖滋生电信诈骗
如果开房记录、收入情况、乘坐航班、上网记录等隐私信息,只要有人付钱就可以被查到,是否会感到不寒而栗?据媒体此前报道,有记者花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包括乘机、开房、上网吧等11项记录。
目前,个人信息买卖已形成地下产业链,从采集到售卖和利用,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危害公民信息安全的情况。
买卖或交换公民信息是否违法?两高在2017年5月发布的司法解释中明确指出,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资料图:警方从广州用大巴车将275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吉林省。张瑶 摄
个人信息非法买卖易滋生诈骗等犯罪行为。“被调查者最担心的是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被采集,最担心出现的问题是个人信息被贩卖或交换给第三方以及被利用从事诈骗等。”北京市消协发布的报告称。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屡见报端。去年全国公安机关已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8万起。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
消费者该如何保护信息安全?
除了法律保障,消费者自身该如何防止信息泄露呢?记者梳理了一些资料供参考。
例如,网购要谨防钓鱼网站;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不在社交媒体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等。
资料图:黑客。为防止信息泄露,网购要谨防钓鱼网站。
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提醒称,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网页里的链接或浮动弹窗,不要轻易将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提供给他人,更不要轻易输入动态验证码或转告他人。
北京市消协近日提醒消费者,使用手机APP时不要轻易同意获取个人信息权限的要求,尽量避免在不熟悉的手机APP上输入银行账号及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一旦个人信息遭到侵害,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特别要注意“使用协议”或弹出的对话框等需要获得授权的东西。”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建议,还要了解使用APP的基本功能,对于自己非常在乎的一些隐私信息,不轻易授权。
(责任编辑:冬天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