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网络安全法实施的一周年。在这一年间,一些违法网站被相继关停,一些守护不力的安全平台也被问责,网络环境正在逐渐走向绿色、健康。在近日发布的《2017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中也显示,全年监测发现约4.9万个仿冒页面,较2016年的17.8万个大幅下降,虚假网站治理正向纵深推进。
坦白讲,对于互联网时代来说,大量安全软件都普遍存在着借助植入木马、抢占用户浏览器主页,或者捆绑下载来完成流量劫持等行为。很多用户最开始还没有察觉,随着使用程度的加深,也意识到了免费的“代价”。
但这种行为仿佛已经成为行业生态,也是大多数安全企业活下去的一种方式。虽然用户痛恨,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因为“灰色”的商业模式确实挣钱。让用户安装一个软件的成本也许只有几毛钱,但是经过流量利益链条的放大,最终这款软件带来的效益可以达到几块、几十块钱。甚至其间帮助其进行软件分发的“同党”,也可以赚到钱。
当然,作恶的瓶颈来的也很快,很多用户发现此行为后就选择卸载软件,甚至永远不再使用。曾经有报告揭开了一些安全企业逾越红线的行为,而这些安全企业也都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核实、处理并向用户道歉。
从整个行业来看,数据安全、云安全等概念满天飞,但归根结底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病毒依旧层出不穷,各种已知、未知的漏洞还是防不胜防。对于黑客来说,虽然“正门”很坚固,但其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走“侧门”,防不胜防。
互联网时代,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涉及到大量公民隐私,还甚至还将影响网络空间全领域的安全。甚至如果把这种风险放大到数亿倍,就是国家的安全隐患。
目前,针对安全的产品已经有很多了,但仍需要我们面临各方面的对抗。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业务主体部主任杨晨公开表示,中国安全产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受制于人,但是我们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以及实现产业安全发展的技术,我们还有很多机会。未来,国家将加快自主创新技术产品供应能力支持,通过试点示范逐步完善自主产品的成熟度、易用性,使企业供给能力与国家战略需求有效衔接。”
(责任编辑:冬天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