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现场展示的一台水下仿生机器人。 武亦彬摄
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等中关村重点产业领域的最新科创成果,到中关村创新创业从源头到逐步孵化的全路径展现,再到逐步走进市民生活的多种炫酷“黑科技”……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周)将于本周四启动,活动设杭州主会场和北京会场。昨天,记者到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的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览探营,从全方位、多角度感受到“京”字头的双创力量。
重点领域亮出创新成果
让家居变得智能起来的物联网AI芯片、代替医生在手术室中进行操作的高精度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填补国内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空白的大尺寸碳化硅单晶衬底……在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览上,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与健康等中关村重点产业领域的“京”字头企业亮出创新成果,展现北京强劲的双创动力。
“‘雨燕’是我们推出的首款物联网AI芯片,相比通用AI芯片,它计算更快、成本更低。”云知声公共事务总监郭凡打了个比方,以与其合作的格力空调为例,以前的AI芯片造价较高,只适合安装在定价8000元以上的机型,但随着“雨燕”的开发,定价3000元的机型也能安装智能芯片,实现语音操控等智能功能。
“雨燕”只是主题展现场众多“中国芯”新产品的代表之一。灵汐科技带来的类脑芯片是可同时支持当前流行的人工神经网络(第二代神经网络)和更仿脑的脉冲神经网络(第三代神经网络),产品比肩国际一流类脑芯片产品;地平线现场展示了边缘人工智能视觉芯片新产品,芯片应用于智能汽车等领域,实现更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中科驭数带来面向金融计算的专用芯片和系统,安装后实现金融计算更快、主机体积更小……
据介绍,2019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以“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为主题,主题展分为创新引领、创新要素、创新源头、双创生态、京津冀协同创新、开放融合、科技惠民七大展区,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参展企业300余家,展品300余件,各类科技服务机构130余家,共有31场活动。
成果孵化路径展现双创生态
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展示空间,分为东区、西区和室外展区。东区从重点产业领域划分展示双创成果,而西区则从一个科创项目由诞生到孵化的全路径这一角度串起了展览内容,从而展现出了中关村乃至北京蓬勃的双创生态。
在西区展厅内,“创新源头”位于展区的中心位置,在这里,高校技术转移平台、高校项目、中科院技术转移平台、中科院项目等纷纷亮相,描绘出一个个创新项目的诞生。
而随后,展区以孵化器、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机构等主题一步步展现了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全路径。
“近年来,中关村在双创服务上不断升级。”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中关村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对18250家小微企业中的1485家技术研发进行资金支持。
在自主创新成果方面,2018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8万件,达86395件,同比增长17.0%。57家示范区企业主持和参与的54项(通用项目)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示范区围绕人工智能、颠覆性新材料、高端芯片等前沿领域积极探索,涌现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原创技术、硬科技。
双创领域结出的累累硕果推动着中关村示范区的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实现技术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在中关村开展投资的天使创投机构数量达1832家,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案例2209起,其中创业投资案例1745起,投资金额2406.65亿元,占全国的35.49%。
炫酷“黑科技”走进市民生活
高精尖的科研成果与市民生活的距离并不遥远,在双创周主题展现场,“高深莫测”的科研项目会摇身一变,成为给智慧生活增色添彩的炫酷“黑科技”,走进市民身边。
如今,AI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运用到移动支付、照片美化、身份识别等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相比平面的照片,给你的脸来上一张立体的3D照片,还能实现更多功能。相貌空间科技在展览现场带来一套AI相貌精准诊断系统,参观者坐在机器前,可以给自己拍摄一张3D照片。“3D照片可以应用到医学、性格分析等多个领域,比如通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分析你的容貌在医学美容上的调整建议,还可以生成你的容貌带给别人的直观性格感受等。”相貌空间科技工作人员说。
在展区一角,一个机械手臂正精准地抓取水果、饮料等商品放入购物篮中,随后进行价格结算,完全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结账。这是函数空间科技带来的AI智能机器人结算系统。“通过视觉和AI技术,可以引导机器人到达指定位置并引导手臂完成指定抓放任务。同时,采用先进3D视觉识别技术,通过3D和AI同步定位和识别物品,识别准确率达到99%以上。”函数空间工作人员介绍。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