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市通过实施“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两轮驱动,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2020年被正式列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市),荣获“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称号,悄然成为云南全省数字乡村建设领跑者。
“广覆盖”夯实数字乡村基础
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光缆入村、网络入户,促进农村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推动乡村信息网络覆盖率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建成5G基站492个,宽带端口27.69万个,行政村光网覆盖率、4G覆盖率均达100%,自然村光网覆盖率73.8%、4G覆盖率98.42%。推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深化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普及,整合顺丰、中通等17家物流企业,依托“城乡达”物流货运APP及微信程序,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上商场”,目前,全市共有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18个、乡镇服务站覆盖率100%,共有村级服务站(点)43个、村级服务站覆盖率66.1%,市、乡(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数字化”助力农业全面升级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全面深度融合应用,引导养殖企业构建“一场(企)一码、一畜(禽)一标”实现畜牧生产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数字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摩尔农庄顺利完成世界首个深纹核桃全基因组测序。探索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智慧应用,推广“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信息平台”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信息化管理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将农业系统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部纳入追溯管理,目前,全市共有46家农业企业登记注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累计120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依托互联网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品牌,目前全市共有电子商务品牌71个,野生菌、山核桃、青花椒等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势头强劲,糖彝朵、哀牢彝家等一批本土电商不断发展壮大。
“云智慧”嵌入基层社会治理
建设由大数据指挥中心和“基层治理、党政融合、党员教育、基础党务”四个板块构成的“威楚智慧党建”系统,推动手机端数据与智慧党建大数据指挥中心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由传统向现代、由单边灌输向多方互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目前,全市共有810个基层党组织6925名在职党员向单位驻地基层党组织报到,党员服务群众10200余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省率先启动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建立市乡村组四级治理体系,现全市共有26.82万人安装“楚雄治理通”APP、办理事项达3.69万件,依托“一部手机办事通”在线办结事项3.6万余件。探索“互联网+调解”“互联网+法律服务”,以12348法网网络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为农村广大群众提供线上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目前网络法律咨询达1万余人次。实施“互联网+平安乡村”,推动信息化防控体系建设向农村拓展、向基层下移、向源头前移,创新开展“智慧安防”,推动“雪亮工程”建设,构建覆盖镇、村、户的安防视频监控体系,目前,全市15个乡镇“智慧安防”建设实现全覆盖,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690个,公共区域视频监控接入各乡镇综治中心483个。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2020年楚雄市入围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信息化”提升惠民服务水平
补齐农村教育信息化短板,探索跨区域“1+N”互动教学模式,搭建“楚雄教育云”平台,推进以优质“三通两平台”为重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市所有农村学校均实现“班班通”,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率达100%,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被中央电教馆表彰为“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以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为抓手,鼓励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向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推动医疗机构数字化改造,建设覆盖全市15个乡镇卫生院、142个村卫生室的云HIS系统,推广网上挂号、移动支付、家庭医生在线问诊等线上医疗健康服务,自云HIS运行以来医保挂号16.15万例、处方医保结算15.1万例。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以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录入、失业保险、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系统和“一部手机就业通”为载体,为农村群众提供务工需求、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再就业等一站式信息化服务,2020年组织线上线下就业专场招聘会51场次,提供3万余个就业岗位,培训农村劳动力1.16万人。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