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外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做法与启示
(一)主要实践。
1. 韩国:教训可鉴。
早在2003年,韩国15个政府部门开始实施实名制,后台登记身份证号和姓名,前台则可以使用匿名上传信息,此后扩大到门户网站。2007年,颁布了《促进利用信息通信网及个人信息保护有关法律》修改案,规定35家主要网站实施实名制。如果发现没有用真实姓名的匿名文章,网站经营者将被处3000万韩元以下罚款,标志着韩国网络实名制的正式实施。
2011年,韩国网站的个人信息外泄事件涉及到约1.2亿用户,韩国人的身份证号在15个国家的7500个网站广为流传,这些信息外泄后很难删除或控制。韩国主要网站也成为了黑客们的攻击对象,3500万用户的个人真实详尽信息被泄露。这一事件,让韩国不得不重新考虑网络实名制政策。2011年8月,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再度发生,韩国达成了分阶段废除“互联网实名制”协议。
2. 日本:悄然普及。
日本购买手机必须用身份证、驾驶证等有效证件实名注册SIM卡和手机邮箱。这样,所有手机用户发送的信息都自动成为实名制发送。如果要注册社交网站或视频网站,就必须提供自己的手机邮箱地址,这实际上间接采用了实名制。通过IP地址备案和手机实名注册等方式,事实上的网络实名制在日本已经悄然普及。
在法律层面,对互联网的管理除了依据刑法和民法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专门法规来处置网络违法行为。网络服务商、网站、个人网页、网站电子公告服务,都属于法律规范的范畴,信息发送者通过互联网站发送违法和不良信息,登载该信息的网站也要承担连带民事法律责任,网站有义务对违法和不良信息把关。正是由于强有力的法治,才有效改善了网络环境,实现了用户对网络实名制由排斥走向接受的转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用户利用互联网从事商务活动和信息交流。
3. 澳大利亚:颇受欢迎。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制定互联网管理法规的国家之一。2008年,政府推出加强互联网安全的一揽子计划,在4年内投入1.25亿澳元,旨在防范网络不良信息对个人隐私、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威胁,并实施互联网强制过滤计划。在政府和行业协会协同努力下,网络实名制管理得到社会舆论和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根据政策要求,互联网用户必须年满18周岁,并用真实身份登录,未成年人上网必须由其监护人与网络公司签订合同。这样增加了人们在使用网络时的信用,更利于自律和别人的监督。实名制可限制、阻止一些人用虚假的名字从事网络色情、网络诽谤和网络暴力等行为。网民反映,用实名登录后,不用担心,更有安全感,得到网友的尊重,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4. 美国:网民担心与国家战略。
在美国人的观念中,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的权利。美国各大新闻网站推行实名制的做法,引来美国网民的强烈反应,最担心的是实行网络实名制涉及到用户隐私权。此外,在网络实名制的前提下,如果有网民希望通过网络举报不法行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护。
美国政府从全球视野国家战略高度考虑互联网络安全问题。2011年4月,美国正式公布了“美国网络空间可信身份国家战略”,指出可信身份是改善网络安全的基石,提出构造“可信的安全身份生态系统”。美国网络身份证计划作为网络安全的一部分,将让每个美国人都在网络上有个独立的身份,一方面增加网络安全,另一方面也减少民众需要记的密码。美国主要的互联网法规《电信法》提出了美国需要确保的利益:国家安全、未成年人、知识产权及计算机安全。国家安全自不必说,而知识产权和计算机安全直接涉及美国的支柱性互联网产业利益。
(二)主要启示。
1. 推行网络实名制是大势所趋。
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施行实名制,一些主要做法与经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理论上看,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社会必然需要有序,有序的前提是个体参与者的可识别性,并且为防止参与者的任意作为,随意侵害他人的权益,这种可识别性应具有从虚拟身份还原到真实身份的能力。因此,网络实名是必然的途径选择,也为虚拟社会治理提供了基础性依据。从实践上看,各国政府从维护网络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角度,都有推行实名制的意愿和冲动,只是具体做法有所不同,实施策略和切入点的不同,造就了成功与失败,事实上,绝大多数是成功的,只要与法律有机结合,妥善解决好网民关心的问题,实施网络实名制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大势所趋。
2.保护网民的权益,顺势而为,是推行网络实名制成败的关键。
借鉴国外的一些主要实践,结合我国先期的相关探索,不难发现,网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实名制后自身信息和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可见,充分考虑网民的意愿和利益,是网络实名制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网络实名制的前提条件。处理好这个问题需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关键是找准政府与网民意愿的契合点,积微成著。韩国网民信息泄露的教训至少有两点,一是收集了网民的真实身份信息,以及更多详尽的信息,二是真实信息分散掌握在各个网站运营商手中,处在不可控状态。可见,推行实名制,必须处理好“实名”与“匿名”的关系,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防止非授权部门和人员通过网上“匿名”追溯到后台的真实身份等信息,并且通过实名制,能够给网民包括互联网企业带来更大更多的好处,才能赢得参与者的支持,自觉自愿接受网络实名制。
3. 我国推行网络实名制宜早开展。
金融账户、网上银行、手机等实名制举措,为我国全面推行实名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网民多,市场空间巨大,电子银行的交易替代率普遍超过70%,电子商务、游戏娱乐等异常活跃,由于实名制因素,互联网经济的创新与规模化发展已经受到严重制约。除了经济层面考虑外,目前我国互联网作用的发挥,与日益增长的民众公共服务需求极不相称,以民生提高为目标的中国梦的实现,政府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我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网络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互联网公共服务大有可为,能够普惠于民,这同样有赖于实名制的落实。此外,透过现象看本质,国外推行实名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战略考虑,互联网具有跨国界属性,国外发展好了,我国用不用都是问题,因此,必须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高度,主动而为,“扯开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早比晚好。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