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 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工作原则
1.4 适用范围
2、预警级别
3、应急组织领导体系及职责任务
3.1 组织领导体系
3.2 职责及任务
4、应急处理程序
4.1 突发事件报告
4.2 预案启动
4.3 现场应急处理
4.4 应急预案终止
5、保障措施
6、附则
1、总 则
为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提高应急防范能力,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预案。
1.1 编制目的
确保本地区基础网络、电子政务系统与其他重要信息系统的日常业务能够连续运行;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保证全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输的畅通。
1.2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7号)。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4) 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
(5) 网络与信息安全主要威胁及隐患现象。当前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网上有害信息传播、病毒入侵和网络攻击日趋严重,网络失泄密事件屡有发生,网络犯罪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境内外敌对势力针对广播电视卫星、有线电视和地面网络的攻击破坏活动和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的反动宣传活动日益猖獗;网络与信息系统的防护水平不高,应急处理能力不强;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关键技术整体上还比较落后,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不强,信息安全管理薄弱;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逐步推进,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还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
1.3 工作原则
(1)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
(2)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
(3) 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
(4) 坚持依法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
1.4 适用范围
全省各市(区)、省级机关的网络与信息系统,重点是: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业务系统。
(责任编辑:adminadmi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