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本报记者 吕林荫
日前,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批捕了几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其中一名20岁的打工者竟手握100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靠买卖这些信息坐地生财。
当人们恼怒着由于信息泄露招致骚扰电话、垃圾短信不断时,更令人担忧的是,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现象似有蔓延之势。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只要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诸如“高档楼盘业主”、“银行高管”、“CEO培训班成员”等关键词,买卖相关个人信息的方式就会呈现于眼前,收集、加工、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已形成一个地下“产业链”。
在这个信息快速流转的时代,如何维护公民的“信息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000多万个手机号码,花800元买来
当民警在北京一幢写字楼里抓获犯罪嫌疑人赵某时,被这家小小的信函打印公司电脑里储存的庞大数据库惊呆了。“里面密密麻麻全是个人信息,民警把自己的手机号输入数据库,马上就查出了自己的住址、机动车等相关信息。”
赵某称,自己手中的这些个人信息都来自互联网,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纯粹的手机号,“就是像话费单子一样,没有人名,只有手机号和话费”。赵某回忆自己当时大约花了800元钱买了一套数据,里面有1000多万个手机号码。
另一类是网站会员注册信息,一些门户网站在会员注册时要求填写手机号码、身份信息等,赵某从这些信息的“上线”那里购买数据,再以数万条信息一两百元的价格出售给下家。这种个人信息的交易大多通过网络完成。
■个人信息资料,网上公开叫卖
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网站和论坛里,都有人公开叫卖个人资料,甚至还有专门的个人信息交易网站。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上海业主”的关键词,类似“上海百万业主数据震撼打包价999元”这样的广告就会跃然眼前。
在一些个人信息交易网站上,数据不仅按照不同地区和企业老板、车主、股民等不同类别分类出售,有的还细分到了全球通女性VIP客户、北京高档高尔夫俱乐部会员、广州工商银行白金卡客户等小类,每个小类的数据又依据准确率分为“高准”、“精准”,以不同价格出售,车主名录也有按地区、购车年份或汽车品牌等不同方式分类的列表,其专业和细致程度令人咋舌。
记者选择了其中一家网站,以买家身份,与网站信息卖家通过QQ谈起“交易”。
记者提出需要一份上海车主的信息,对方表示,2011年的最新列表中,只要车主姓名和电话号码的,每条0.01元;如果汽车型号、购车日期、车主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投保公司这些信息都需要,每条0.1元。而前两年的旧信息50元就可以买上1万条。同时,卖家还表示,他们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定制信息,连车主的年龄、性别、工作职务及个人喜好都包括其中。
当记者要求卖家提供样本辨别真伪时,卖家立即发来一份30人的名单样本,并信誓旦旦地称信息准确率超过90%。
■通讯、保险、金融、汽车和房地产行业是“重灾区”
如此精确的信息,从何而来?对于这个问题,记者接触到的几名信息卖家都十分警惕。他们不但不露丝毫口风,而且只接受网上传送数据、付费交易,连邮寄资料都不答应。
这些数据究竟从何而来?今年8月宣判的北京最大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揭开了贩卖公民信息产业链的冰山一角。这起案件的23名被告中,有7人分别来自移动、电信、联通公司内部,或是其他公司派驻电信运营商的职员,他们是个人信息泄密的源头。
曾在一家保险公司担任过销售经理的钱立透露,除了通讯行业,保险、金融、汽车和房地产行业也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手里,一般都有不少客户的信息。”钱立说,这些客户信息的来源很杂,有些是业务员自己发展的,有些是合作商家提供的。“比如我们跟一家汽车经销商合作,他可以代售我们的汽车保险,如果车主不买,他就会把车主信息提供给我们,房地产行业也一样。”
业务员得到这些信息后,除了用于自己发展业务,也可能会提供给朋友或者其他合作伙伴,“卖完保险后,他可能马上把这些信息告诉办理信用卡业务的人,让对方也去发展业务。”
此外,保险、金融、汽车、房地产行业的跳槽率都比较高,业务员到了其他公司,客户资料也会一并带走。“这个过程中,这资料会怎么处理,谁知道呢?”
■个人信息被滥用者,仅4%进行过维权
据办理北京最大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的检察官介绍,在互联网上存在众多以“侦探”等名义开设的QQ群等,这些聊天群组的成员通过互联网发布需求,互通有无,进行信息交易,使得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途径延伸到多个行业、多个地域,“可以说在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覆盖全国、买卖便捷的个人信息交易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法治蓝皮书”指出,随着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个人信息滥用问题日趋严重,大致归纳为如下类别:一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二是擅自披露个人信息,三是擅自提供个人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个人信息曾被滥用的被调查者中,仅有4%进行过投诉或提起过诉讼。其中,仅有8.1%的人通过投诉或者诉讼获得救济或达到了目的。
实际上,早在2009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中,就明确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三个罪名。然而,在对此类案件的审理中,依然存在对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数量、情节规定模糊等问题。特别是由于没有与这三个罪名衔接的行政法律法规,意味着行为人的行为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也不会被处罚。
对此,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认为,除了厘清现有法律的“模糊地带”之外,要完善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监督机制,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非法交易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
链接
网上“微求职”,当心泄露个人信息
“2012届新闻专业学生应聘,经历1次创业,2个网站,3个项目,4次实习,5年规划,6年腾讯产品使用,7种基本技能,8年触网经验。专注时间管理;产品体验狂;网络营销和数据分析;PRD、BRD逻辑图和DEMO设计经验……更多信息点击图片简历。”某大学一位大三学生凭借着这份118字的“微简历”被一家知名公司录取为产品经理。
随着微博的兴起,不仅求职者热衷创作个性化“微简历”,企业也看好这块“零成本”招聘平台。不过调查显示,“微求职”实际成功率较低,一些求职者反映,由于在微博上发布了“微简历”,每天都收到许多广告短信、电话和邮件,甚至还有不少诈骗短信,不胜其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