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磁盘阵列
二、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磁盘阵列
表1对各类raid产品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说明,用户可以在实际的应用中选择使用:
表1 各类raid产品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介绍的0,1,2等raid类型并不代表技术的高低(比如raid2并没有商业产品,相对于raid1说较差),而只代表不同的技术型号。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某种raid产品需要根据应用环境和资金等情况而定。
实现raid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硬raid和软raid:
硬raid:采用专门的控制器来完成,也就是常说的raid卡;通过磁盘阵列控制卡(raid controller card)提供磁盘阵列的功能。要使用硬件的磁盘阵列,必须采购支持linux的磁盘阵列控制卡,一般需要正确安装驱动程序,才能让linux系统正常使用设备。
软raid:采用软件的方法来实现。用户无须安装额外的硬设备,只要保证linux内核有支持,就可以直接使用。
由于硬件磁盘阵列的功能是由磁盘阵列控制卡提供计算工作的,因而效率大大高于由linux内核的软件磁盘阵列;但硬件磁盘阵列得购买额外的设备,因此其使用成本比软件磁盘阵列高得多。过去raid一直是高端服务器才应用的设备,与高档scsi硬盘配合使用。scsi raid稳定性好、速度快,但scsi硬盘和scsi接口raid卡价格高昂,往往只在高档服务器上使用。近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成本的不断下降,ide硬盘和sata硬盘的性能都有了很大提升,加之raid芯片的普及,使得raid技术也广泛应用到了ide硬盘和sata硬盘上。
第3页:开源系统linux下构建磁盘阵列的具体方法
三、开源系统linux下构建磁盘阵列的具体方法
目前,linux能够较好地支持raid0、raid1、raid4、raid5这四种磁盘阵列模式。在4种模式中,raid4和raid5运行方式较为接近。
1.创建raid1磁盘阵列
raid1磁盘阵列的基本工作方式是通过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两对分离的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也就是说每一块磁盘所存储的数据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要创建raid1磁盘阵列,至少需要2块硬盘,每一块硬盘最好大小一致。这是因为每一个硬盘存储相同的数据,因此有一个硬盘比其他的容量大时,磁盘阵列也无法使用多出来的硬盘空间。本例采用2个硬盘的分区(hda1和hdb1)来创建raid1类型磁盘阵列。
基本步骤如下:
1)编辑磁盘阵列的配置文件/etc/raidtab如下:
raiddev /dev/md0
raid-level 1
nr-raid-disks 2
nr-spare-disks 0
chunk-size 4
persistent-superblock 1
device /dev/hda1
raid-disk 0
device /dev/sdb1
raid-disk 1
上述文件中每项的含义如下所示:
raiddev:指定磁盘阵列的设备名称;
raid-level:指定采用的raid模式,例中为raid1;
nr-raid-disks:指定磁盘阵列的硬盘个数,例中raid为2个硬盘组成;
nr-spare-disks:指定磁盘阵列备用磁盘数目,例中为0;
chunk-size:指定数据写入磁盘阵列时,每个写入区块的大小,其单位为kb,且大小必须为2的幂次方。一般说来,此设置值的大小会影响磁盘阵列的读写效率,不过理想的设置值,则随着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而异,所以并无绝对的结果;
persistent-superblock:配置是否要写入磁盘的超级块(superblock),配置成“1”表示写入,配置“0”不写入;
device /dev/hda1:根据实际情况,指定第一个硬盘分区的名称,此处第一个硬盘分区为hda1;
raid-disk 0:配置上述的分区是此磁盘阵列所使用的第一个硬盘,编号从0开始;
device /dev/hdb1:同上,按实际情况,指定第二块硬盘分区的名称;
raid-disk 1:配置上述的分区是此磁盘阵列所使用的第一个硬盘,编号为1。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