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网络化的今天,各个国家在石油和天然气、水、电、交通、金融、商业和军事等方面都依赖信息网络,因此更加容易遭受信息武器的攻击。
此外,大数据也将为网络恐怖主义提供新的资源支持。海量的大数据涉及的方面之广,将有可能让网络恐怖主义的势力侵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反对恐怖主义的袭击,美国联邦政府实施新方法,利用海量的、以商业手段收集的个人信息数据库来为提高国家安全服务。这些信息库几乎包括了各个行业,涉及金融数据、保险信息、零售纪录、旅游信息、证书和房产证明等。这一趋势早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前就已经产生,但从那之后不断增强,新的数据环境已经产生了两大前所未有的特征,即来源于私人部门的、可用的个人化识别,信息具有深度和广度,同时用于分析这些数据的分布形势与意义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安全、隐私和便利之间的冲突
“你没有隐私,忘记这事吧。”在大数据时代,想屏蔽外部数据商挖掘个人信息是不可能的。目前,各社交网站均不同程度地开放其用户所产生的实时数据,还出现了一些监测数据的市场分析机构。通过人们在社交网站中写入的信息、智能手机显示的位置信息等多种数据组合,已经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锁定、挖掘出个人信息,用户隐私安全问题堪忧。据统计,通过分析用户4个曾经到过的位置点,就可以识别出95%的用户。
大数据对个人信息获取渠道拓宽的需求引发了另一个重要问题:安全、隐私和便利性之间的冲突。消费者受惠于海量数据:更低的价格、更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商品以及从改善健康状况到提高社会互动顺畅度等。同时,随着个人购买偏好、健康和财务情况的海量数据被收集,人们对隐私的担忧也在增大。“棱镜门”事件爆发后,尴尬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辩解道:“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隐私和100%便利。”
2011年4月初,全球最大的电子邮件营销公司艾司隆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黑客入侵事件,导致许多重要企业客户名单以及电子邮件地址外泄,受害企业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同年4月底,索尼公司遭到黑客攻击,一亿份账户资料被泄露,其被迫关闭了Play Station网络和Qriocity流媒体服务近一个月时间,索尼公司因此花费了约1.71亿美元来弥补这个损失。
针对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问题,一些国家政府纷纷立法保护公众隐私。2012年2月,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消费者隐私权利法案》。数周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发布了有关消费者隐私权利保护的最终报告。欧盟数据保护工作组曾在2009年分别致信谷歌、微软和雅虎三大搜索引擎巨头,认为搜索引擎服务商保存用户搜索记录时间超过6个月的理由并不成立,因此要求这三个搜索引擎商必须缩短用户搜索信息的保留时间。
出台大数据产业引导政策
提高安全意识,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在国家层面,应加快大数据产业引导政策的出台。大数据技术领域的竞争,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我国目前已经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提出来,但还没有大数据方面的专门规划和政策支持。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是大数据时代的客观要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