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安全博士网作为中国信息安全行业的高端智库平台,一直在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过程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信息安全博士网的“高端访谈”栏目,我们定期邀请信息安全行业内的顶尖级专家、学者、院士、重要行业用户、以及政府官员和产业精英,通过不同角度的深度剖析,为读者全面展示信息安全各方面、各层次的发展及问题。为行业发展、产业进步提供建议。将客户的相关文字、音频或视频文件放在中国信息安全博士网高端访谈栏目进行宣传。
本期专访: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施荣华副院长
个人简介:
施荣华,男,47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湖南省高教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高教学会电子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铁道部特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通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密码学学会高级会员。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年来一直从事网络安全和量子编码、通信保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量子安全通信、密钥分配、安全认证及密码算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成果。
曾两次被“破格晋升”:一是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二是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时,在1998年3月被铁道部批准为“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999年1月被省教委评为省普通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200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项目成果:
1.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0773013),面上项目,“移动自组网中移动敌手及欺骗问题的研究”,2008年1月-2010年12月,项目主持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0173041),面上项目,“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资源的存取认证控制问题的研究”,2002年1月-2004年12月,项目主持人
2.主要研究论文:
[1] 论文名称:Quantum MIMO Communication Scheme Based on Quantum Teleportation with Triplet States,发表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 DOI 10.1007/s10773-011-0716-z (Publish online: 24 February 2011)。
[2] 论文名称:批量代理量子盲签名方案,发表刊物: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国科学F辑),第41卷, 第9期:1146-1155(2011)。
[3] 论文名称:WSN中基于非均匀簇的混合多跳路由协议,发表刊物: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 28(2), 642-644,684。等论文
主持人:首先请施荣华副院长介绍一下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经历和取得的一些成就?
施副院长:中南大学的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于2000年开始筹备, 2002年开始招生,是国家首批进行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招生的6所高校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了一个符合社会需求和具有优势特色的专业,属国内领先水平。本专业拥有一支发展良好的教学队伍和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教学实验条件完整、教学科研管理规范。2009年信息安全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在教学方面,获得了校级以上的各类教改课题资助近20项、教学成果获奖10余项;学生主持的创新创业项目近10项,其中省级和国家级的项目4项;有30多名学生获得了各种学科竞赛的国家级奖励;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保送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在科研方面,依托学科优势,从2003年开始培养信息安全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近年来在网络安全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的近20项,4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主持人:再请施荣华副院长介绍一下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的特点,像课程的设置、师资情况、学生来源、主要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以及就业状况。
施副院长:
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培养的特点是:“一突显、二强化、三提高”。“一突显”是指在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中突显了我校科研优势,真正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学,带动教学,产学研相结合。“二强化”是指强化两个意识,强化人才培养适应人才需求的意识,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三提高”是指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提高教学资源环境条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通过这三方面的提高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课程设置方面,根据信息安全类专业知识体系所覆盖的知识点,系统地研究目前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所涉及的核心技术的原理、实践及其应用,合理规划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的内容框架和知识体系。信息安全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和技术,其课程设置涵盖了信息安全领域的层次化知识体系。因此,课程主要涵盖了信息科学知识(计算机软件基础、系统结构基础、通信与信息基础以及数学基础)、信息安全知识(现代密码学、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病毒攻击与防治、安全编程技术)、应用安全知识(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信息隐藏、信息安全工程)以及前沿专题(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信息处理与融合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合作友好的实习基地。
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创办以来,在师资培养上,建立了良好的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培养机制,已经逐步形成了组织结构和学科结构合理,教学、研究队伍稳定,且具有很好发展趋势的师资队伍。目前从事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人数已达3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正副教授24名,讲师11人;28人有博士学位,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学生来源、主要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学生来源于全国各地,我校高考的抛档线一般超过当地的一本线20-80分左右,因此,生源很好。主要培养对象是理工科学生,目标是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能进行网络安全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安全理论、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从事相关技术开发及应用、科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获得较强的知识获取与综合运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系统安全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并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就业状况:
中南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的特点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扎实肯干,思想政治素质好,适应面广,因而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中南大学已经毕业的学生中的去向主要有:
(1)读研或者出国深造:35%。代表学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等。
(2)技术类人才:50%。网络运营商:湖北电信鄂州分公司、湖南移动岳阳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湘潭分公司等等;金融行业: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中投证券、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等;企业单位:腾讯、百度、网易、华为、中兴、IBM、联想、惠普、金山、江民、步步高、创维、OPPO、北京航天软件测评中心、北京中软国际等等。
(3)公务员类:1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政治学院、韶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内蒙古公安厅、重庆市万盛区财政局、广东边防六支队等等。
主持人:请您描述一下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专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和目标?像在学科建设、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
施副院长: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电子支付、电子银行、电子政务以及多方面的网络信息服务将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非法访问、信息窃取、网络攻击、非法信息买卖、侵犯知识产权等恶意行为迅速增长,信息安全问题已由原来的军事国防领域扩展到了整个社会。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是社会的迫切需要,这是信息安全专业发展的大背景。
在今后五年中,信息安全专业将以专业建设为契机,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提升本专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首先,我们将根据信息安全理论前沿和技术发展主流趋势,面向国家、地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为宗旨,突出专业优势与特色,强化专业交叉融合,研究、开发与应用并重。建设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在优势方向上创造出一批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创造优良和谐的人才培养环境,培养一批思想好、专业强、特色鲜明并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准的信息安全科研教学基地,使得中南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专业。
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实验平台。信息安全的专业课程、设计教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通过全面深入的实践性教学,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我们希望建立中南地区的信息安全工程实训、实验和创新中心,对湖南省、中南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示范和辐射作用,构造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此外,走开发办学之路,利用中南大学品牌,吸引企业投资部分实验平台建设,实现校企共建,合作开发,互利共赢的目标。
建立健全更加优越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使3名以上的中青年骨干成长为本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专职教学科研人员达到40人规模,教师中教授比例达到30%以上,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比例达到90%以上。拟重点发展病毒攻击与防治、电子商务安全、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软件安全与测评等有较强实践性的方向,兼顾发展密码和认证算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另外,在交叉领域,将与计算机学科一道发展安全编程技术、操作系统安全等方向。拟重点支持信息安全教学实验平台和网络攻防实验平台建设。尤其是建立的高水平网络攻防实验平台,即建成一个高水平的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改善研究人员的实验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于多年来保持的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将继续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美国Texas A&M 大学、日本会津大学、日本Kobe Advanced ICT Research Center研究中心、加拿大Calgary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Essex大学、德国Saarland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今后五年内,计划组织4~7次包括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从攻读硕士学位至今,一直在从事着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通信保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就您个人的亲身感受而言,您认为从事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通信保密教学工作,与其他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有什么不同之处?它的特色在哪里?
施副院长:计算机网络及通信保密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可以这样来理解,信息安全专业在整个信息技术领域,就好像军事领域的通信与侦察部队一样,其工作具有技术深、细节多、反应要快、隐蔽性强等特点,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有它的特殊性,首先,对基础理论特别是数学要求特别高,例如代数与数论、密码学理论、量子理论等等,教师如何提高理论教学效果是值得思考的,最关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要运用启发式方法,要强调系统性。第二,要把安全意识培养贯穿在教学始终,不仅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如此,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都要强化信息安全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敏感性、敬业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品格。第三,要多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例如我们曾经安排学生参加企业信息网络安全评估工作,使学生有机会体会那些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特别是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安全挑战,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豪感。当然,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与其他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一样,要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要大力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等等。
主持人:在科研方面,学院是如何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在这方面您有何经验之谈?
施副院长: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教学与科研本质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强大的学科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一个有着丰富的科研经历与成果的教师为学生讲课,与照本宣科有天壤之别;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教学。同时,我们在管理中还是能够感受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冲突,例如,教师因为科研出差需要停课、教师因为科研项目多不愿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等等,但是,这种冲突是技术层面的问题,非本质性的,只要在制度设计和管理上妥善处理,就可以消除这种矛盾。为此,首先要创造一个环境,让广大教师像愿意搞科研那样愿意从事教学,例如晋升职称,教学这一块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没有足够的本科教学课时数,是不能晋升教授、副教授的。其次,要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让教师不能只抓科研而忽视教学,例如,现在本科生保研数量大,是高素质学生的主要来源,对教师很有吸引力;这样,为了吸引学生,教授、副教授就很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了,甚至争着讲专业基础课,因为他们希望通过上课展示自己的科研特色和实力,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保送或报考。此外,我们通过导师制、毕业设计选题限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竞赛活动等,也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主持人:目前国家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且人才数量缺口很大,请您从培养专业人才教学一线的角度,谈一下改变现状的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如何能够尽快出好人才,尽快服务社会。
施副院长:目前,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缺口很大是事实。全国有几十所大学,包括军队和地方院校,开办了信息安全专业。现在大家都在思考改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局面。我想,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专业定位和特色。大家不能同质化办学,必须结合学校背景与行业特色,培养专业对口、社会需要的人才。例如,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比较重视数学与密码学理论的教学,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而中国刑侦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则侧重刑侦信息安全,培养学生与计算机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能力,强化信息犯罪分析与取证技能的训练。我们中南大学信息安全专业主要依托强势的计算机学科办学,重点发展安全编程技术、操作系统安全、软件安全与测评等有较强实践性的方向,同时兼顾病毒攻击与防治、电子商务安全、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实践证明,我们的定位是正确的,它发挥了我校计算机学科的优势,满足了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要。
主持人:您曾两次被“破格晋升”:一是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二是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时,在1998年3月被铁道部批准为“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999年1月被省教委评为省普通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200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众多荣誉面前,您是如何看待和对待的?在您看来“拔尖”意味着什么?
施荣华:关于荣誉,我想那都是过去的事情,是努力工作的副产品,我更看重工作本身。关于“拔尖”,我认为应当以贡献比较突出来评价,当然一个人首先要有突出的能力,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工作业绩要突出,没有突出贡献,就难说是“拔尖”,我们不能直接说一个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是拔尖人才。所以,培养“拔尖”人才,实际上是为“拔尖”人才打好基础,至于学生毕业工作后能否成为真正的“拔尖”人才,最终要用实践来检验。这就是为什么中南大学的校训采用“经世致用”这句名言的道理。
主持人:在科研方面,您曾多次在省级和国家级项目中取得成果,就您个人而言,您认为,哪些理论和应用性成果,对于应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最大?
施副院长:我这些年一直从事网络安全和量子编码、通信保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等项目9项,省部级鉴定项目2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如Quant. Inf. Process.、Int. J. Theor. Phys.、Comm. Theor. Phys.等)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如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中国科学等)及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80多篇,SCI、EI、ISTP检索收录论文60多篇。就我个人的经历看,在基于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认证、密钥分配、密码算法及量子安全通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同时也有成果应用到了生产与管理的实际中。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