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具有选择性,只有符合其价值判断的东西才能优先被认知。所以,我们经常选择性记忆,也会选择性遗忘。选择性的存在让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统而合之,人类整体的思维也会被框住,认知圐圙在每个时代都会存在:
A
所谓圐圙,就是围起来的草场,源自蒙古族的「库伦」,因为把特定的草场圐圙起来了,所以草场也就有了归属权,这是你的,那是他的。引申之,认知圐圙就是人为把自己的认知范围局限在特定区域,只把注意力投放在这个区域之内,久而久之,对边界之外的事情也就陌生起来了。
B
认知圐圙并不意味着人类不够聪明,反而这是提升认知效率和效果最有力的途径。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外部的信息是无限的,处理信息需要占用注意力,但以有限的注意力处理无限的信息,这是不可能的。管理大师赫伯特·西蒙以此挑战了经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并据此树立了「管理人」假设,即追求「满意解」而非「最优解」。后来,西蒙因为在行为科学和决策理论中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C
根据西蒙的理论,人不可能是理性人,因为理性人的前提是占有完备信息并有能力处理完备信息,这在现实当中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只会是「管理人」,管理人只追求让自己满意的解决方案,即便这个方案可能不是最优的。由此推论之,管理是一种决策,决策是一种选择,选择就是一种放弃(机会成本的概念)。人就是在不断地权衡选择和放弃的利弊中做决策的。
D
既然要权衡利弊,那就需要信息辅助。西蒙认为管理人在决策时会优先进行内部信息搜寻(头脑中储备的信息),信息不足时会进行外部信息搜寻。例如,你想要买台电脑,你会先分析之前用过的电脑的情况,如果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你就会求助于搜索引擎或者身边的朋友。然而,我们每天要做出无数个决策,如果每个决策都像买电脑这么麻烦的话,你一天24小时里做不出几个有意义的决策。最好的办法就是「简化处理」,这就出现了「例常」和「例外」之分,前者不要费太多脑筋,后者需要花些功夫。
E
问题在于,对「例常」的确认和决策遵从会持续固化决策逻辑,以至于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已经懒于积极地进行外部信息搜寻了,结果就是用「例常」的认知结果管理「例外」,因为这是「最省劲儿」的办法,认知圐圙就此形成。我们大部分的难题从本质上来看都是认知受限,是在用圐圙内的模式解决圐圙外的问题。可别小瞧了这一内一外的距离,有时比千山万水都难翻越。
F
唱片时代,我们十分坦然地接收了唱片公司引介给我们的消费音乐模式,那就是我分明只喜欢一首歌,但我买回来的一定是一张专辑。更加可怕的是,无人质疑,欣然接纳。直到MP3出现之后,我们才发现消费音乐还有更好的办法。微信之前,我们同样痴迷于运营商给我们构建的「短消息」模式;智能手机对功能机的替代也是类似逻辑;当然,谷歌诞生之前,门户网站同样是我们的「最优满意解」。
G
对这个问题的演绎,将引领我们更加仔细地思考「最优解」、「满意解」、「最优满意解」背后的底层逻辑。想要冲破认知圐圙,就要仔细甄别当前的决策环境中哪些是「满意解」、哪些是「最优满意解」?满意解是用来优化的,以便做到最优满意解;最优满意解是用来颠覆的,以便重启新一轮的认知之旅。只是,在上述两个路径中,外部信息搜寻必不可少,必须越过传统的认知圐圙,在没有边界的信息星河中遨游。所幸,我们有集信息文明之大成者的互联网!
A-G
结论:傻人有傻福,但傻逼没有……
作者简介
杨学成(1977年10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博士,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评审专家。长期跟踪研究信息化经济和互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创业实践,密切关注传统业态的互联网化转型,是“互联网+”概念的早期倡导者。曾主持/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企业委托课题若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曾为上百家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过决策咨询和培训服务。2011年撰写的有关微博长效发展的文章被教育部采纳为《专家建议》并呈报给中央主要领导参阅。2013年春发起成立“互联网+研究小组”(微信公号:hulianwangjia),倡导实施「互联网+」战略,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著有《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2015年1月版)和《联网力——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原动力》(2015年7月版)等书。
相关书刊
《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01.
京东(JD):http://item.jd.com/11624328.html
《联网力—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原动力》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7.
京东(JD):http://item.jd.com/11743457.html
(责任编辑:宋编辑)